《所罗门之歌》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罗门之歌》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出版奠定了莫里森作为美国当代重要作家的地位。众多文学批评家们把《所罗门之歌》的成功归结于莫里森独特的黑人叙事语言和音乐般的叙事节奏,或是她选材内容的深度和对材料的巧妙处理上。但是,与她同时代的有那么多作家、作品,其中不乏优秀黑人作家有关美国黑人在白人的世界里找寻自我、寻求精神自由这个主题的描写,然而为什么唯独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能够独树一帜,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笔者认为,在这一小说中,除了以上所提的优点外,莫里森还采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这一手法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从而以独特的艺术方式在更为本质的程度上反映现实。这是这一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最值得研究的地方、也是至今为止国内外注意和研究得最不够的地方。因此,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将详细地讨论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具体体现及在表达小说不同层次的主题方面的应用。 《所罗门之歌》中所体现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主要有三点,它们与小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三个层次上巧妙地表达了小说的三个主题:第一,模糊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创造出了一个人鬼共存、人鬼互通的神奇的世界,以独特的视角反映出奴隶制对黑人造成的身心创伤。第二,运用神话原型,使现实暗含寓意,表明黑人如何抵御白人文化对黑人传统文化的侵蚀,在白人社会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第三,小说还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所惯用的隐喻、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来传达作品的主题。一首“所罗门之歌”隐喻出美国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黑人男性寻根之旅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 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之所以运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也与她作为非裔美国人的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通过对这些背景的分析,笔者试图更深层次地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与《所罗门之歌》相结合的意义。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一,魔幻现实主义在《所罗门之歌》中充分展示了它的独特艺术魅力;二,小说的整个主题就是架构在魔幻现实主义这三个原则之上的,这足以证明魔幻现实主义在这本小说的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他文献
爱·摩·福斯特的连接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福斯特研究界所热衷于探讨的话题,专家和学者们曾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一观念进行研究。然而,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大多是
根据光对水中气泡的前向散射信号的时域波形特点,提出了一种测量舰船尾流中气泡分布特征和运动状态的新方法,可以准确解算出气泡的尺度和运动速率。该方法具有精度高、方法简单、容易实现等优点。
该文论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发展及特点,并重点结合狄更斯巨著《远大前程》对批判现实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从当今形式与现代文学的角度对其思想及写作手法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