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技术转让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科技水平的捷径,当今国际技术转让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内容,通过从世界范围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成果,是发展中国家加速本国经济和技术进步的一种捷径。通过技术引进,有利于缩短技术开发周期、节约技术开发资金、降低使用新技术的风险、提高本国经济和技术的竞争力。国际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无论是技术的供方还是受方都相继制订了自己的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加以修订,以加强政府管制,实施政府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经济利益,二是政治博弈。实施国际技术转让政府管理的法律渊源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层面,国内法制是各国自己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体系,用以规范和调整企业、法人及其他经济实体参与国际技术转让的行为,如进出口管制法,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等;国际法制是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共同制定遵守的国际条约和双边协议。如: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以及世贸组织框架下的TRIPS等等。这些法律制度无疑对规范国际技术转移主体的行为、调整国际技术转移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虽然在近30年来取得了经济上的高速增长,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国际技术转让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传统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在技术引进和输出方面都大大落后于主要国家。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日本技术转让的管控情况,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分析我国在技术转让的政府管理方面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并试图探讨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我国关于国际技术转让的立法能够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在国内外技术转让活动中取得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