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头遗址出土商周时期骨(角)镞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e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旬邑县西头遗址出土有数量较多的商周时期骨镞,其在形态特征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西头遗址的个案研究,对出土成品、半成品骨镞及鹿角料进行类型学分析,并结合微痕观察、模拟实验来探讨不同形制骨镞在制作工艺和功能用途的差异及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关中地区所见同时期骨镞形制进行比较,讨论区域内商周时期骨镞形制的演变规律及其反映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研究简史、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二章,西头遗址商周时期骨镞的形态研究。根据带铤有翼或无翼将西头遗址所见骨镞分为甲、乙两类,其中乙类无翼镞占比为83%,甲类有翼镞占比为17%。晚商时期西头遗址主要流行三棱状骨镞,商末周初流行三棱状镞、双翼镞、圆锥状镞;西周中晚期多见三棱状镞、双翼镞、圆锥状镞、平头镞。第三章,西头遗址骨镞的制作流程。通过对西头遗址出土商周时期鹿角料、半成品、成品骨镞原料的种属鉴定、微痕观察复原了西头遗址骨镞的制作流程,其主要分为六个步骤:采备原料→截断角料→截取角条→制作粗坯→打磨成型→精细加工;通过骨镞制作的模拟实验,在骨镞制作工艺、影响骨镞制作效率的因素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对骨镞及相关制品的数量和出土背景分析,推测西头遗址制作骨镞的规模为小型家庭式制骨作坊,专业化程度较低。第四章,西头遗址骨镞的功能研究。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及相关考古发现推断骨镞对古代战争冲突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结合自然环境与动物骨骼鉴定分析、骨镞使用痕迹的微痕观察、骨镞杀伤力测试实验,推测西头遗址骨镞的功能可能为战争、狩猎或弋射之用,并对不同形制骨镞的穿透力、杀伤力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认识。第五章,西头遗址骨镞与关中地区比较研究。采用统计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对关中地区商周时期骨镞进行研究,发现关中地区商周时期骨镞在泾河流域、关中东部、西部的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从骨镞形制的传承与革新来看,关中地区骨镞在形制上不仅受到了商文化因素的影响,还吸收了北方地区的文化因素。第六章,结语。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代表GDP的含金量,不同省域GDP含金量不同,省域政府财富创造能力不同,从而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差距。本文从省域政府财富创造能力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及数据支撑对区域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面对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省域政府财富创造能力的提升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因此,围绕省域政府财富创造能力这一核心命题,本文提出并试图解决其存在的五个问题,即省域政府财富创造
两汉时期的“非孟”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汉初至汉宣帝以前为第一阶段。此阶段,董仲舒对孟子的人性论进行了正面的批判,同时对其君臣伦理观、凡圣观也进行了系统地否定。在盐铁会议上,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御史大夫一方为反对援引孟子之说批评时政、要求罢黜盐铁官营等政策的贤良文学,对孟子的农本思想、战争观、徳刑思想及孟子行事进行了批驳。董仲舒和盐铁会议上桑弘羊等人对孟子的批判实际上是继承了先秦保守儒学与革新儒学斗争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