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海洋微微型蓝藻原绿球藻和聚球藻是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最主要的浮游植物,在群落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未来海洋层化加剧导致低纬度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盐更加受限的背景下,浮游植物的响应将对海洋初级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营养盐供给变化对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造成的影响尚不明晰。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微微型蓝藻为优势类群的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如何响应海洋酸化尚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微微型蓝藻原绿球藻和聚球藻是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最主要的浮游植物,在群落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未来海洋层化加剧导致低纬度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盐更加受限的背景下,浮游植物的响应将对海洋初级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营养盐供给变化对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造成的影响尚不明晰。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微微型蓝藻为优势类群的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如何响应海洋酸化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以南海北部和西太平洋为研究区域,通过在现场开展营养盐添加耦合酸化甲板培养实验,研究氮、磷营养盐供给变化对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和主要浮游植物微微型蓝藻的影响,并探讨限制性营养盐变化下,寡营养海域以微微型蓝藻为优势类群的浮游植物群落对海洋酸化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氮是影响整个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浮游植物类群和初级生产力的关键营养盐之一,磷则成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聚球藻及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从群落的角度看,限制性营养盐供给变化显著改变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呈现寡营养状态原绿球藻占据主导,营养盐相对充分条件聚球藻和微型真核浮游植物更具竞优势的规律;从主要浮游植物类群的丰度看,限制性营养盐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微微型蓝藻及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丰度。相比于寡营养条件,营养盐相对充分的条件下,原绿球藻、聚球藻和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丰度分别增加了 79%±51%、283%±230%和135%±72%。值得注意的是,原绿球藻的增加幅度远低于其他两者,即限制性营养盐的变化对原绿球藻的影响程度小于聚球藻和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由此表明原绿球藻对营养盐的需求相对较低,对寡营养状态的适应能力更强,在寡营养海域更具有竞争优势。然而,尽管原绿球藻也是重要的固碳蓝藻,但是通过估算我们发现,原绿球藻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远低于其他两者。因此,当其在群落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聚球藻和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在群落中所占比例降低的情况下,可能会不利于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发展。酸化的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原绿球藻和聚球藻的生长。在12个寡营养站位,有5个站位的原绿球藻丰度在酸化条件下增加幅度较大,达到20%-70%。相比之下,酸化对聚球藻生长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有9个站位的聚球藻丰度在酸化下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均在10%以上。从群落角度看,聚球藻在群落中的占比在酸化情况下提高了 2-16%。相比之下,酸化却对以定边藻为主要类群的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生长具有抑制效应。在以定边藻为主要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类群的西太平洋,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在酸化时下降了36%±9%。在酸化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结合营养盐添加实验探究限制性营养盐供给变化对酸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C02、K8和K11站,限制性营养盐的添加会削弱酸化对原绿球藻的正效应;而限制性营养盐的添加则会削弱酸化对聚球藻的负效应,并进一步增强正效应;与聚球藻相反,在南海我们发现,限制性营养盐的添加会削弱酸化对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正效应,并加剧酸化的负效应;但是在西太平洋,限制性营养盐的添加会削弱酸化对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负效应。除此之外,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我们发现酸化对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具有抑制效应,并且在南海,限制性营养盐的添加会加剧酸化的负效应,这可能与营养盐添加情况下酸化对微型真核浮游植物负相应加剧相关。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生物分子网络的构建更加可行,而传统的数据挖掘任务也逐渐运用于这些网络之中。过大的网络意味着昂贵的存储代价,并且直接在庞大的网络上做复杂推理的可行性较低。因此,网络表示学习成为了相关数据挖掘任务中的重要步骤。受生物实验限制,基因网络中存在许多未被挖掘的潜在交互。本文以基因网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模型的网络嵌入算法AWGI,其结合
本论文以生物质基多元醇为原料,使用氢碘酸为还原剂,通过实验开展了系列研究:1)探究传统加氢催化剂在碘单质催化还原加氢反应中的活性;2)系统研究氢碘酸还原山梨醇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产物分布及工艺参数的优化;3)通过模型化合物研究,提出氢碘酸还原山梨醇的反应路径,为调控产物组成和提高产率提供理论支持。首先,为解决氢碘酸作为还原剂时碘单质的积累问题,探究了多种传统加氢催化剂在碘单质催化还原加氢时的活性,结果
微塑料是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微塑料难以降解,已大量存在于各个生态系统中,在环境中的存量将持续增加。其尺寸与众多天然饵料接近,易被生物误食,并可在食物网中传递,因而对生态系统健康构成较大潜在风险。微塑料在环境中与多种污染物共存,易吸附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成为污染物的载体,这在评估微塑料的生态风险时需要考虑。目前,关于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机制、潜力、生物效应鲜有研究,影响了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的准
玛丽·奥斯汀是美国生态文学发展进程中少有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但同时也有一些未受重视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遗存。这篇文章以生态思想为核心精神,从对生态处所的依附出发,以奥斯汀的《旅行尽头的土地》、《羊群》、《无界之地》以及《少雨的土地》四部作品为阐释对象,以当地生物与荒漠处所的关系为特定视域,对作品中生物依附沙漠这一特殊的自然处所的方式以及人与动植物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解读,同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了当今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防止不法分子恶意伪造或窃取他人的人脸特征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开始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人脸活体检测作为人脸识别系统中的重要保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智能安防、教学考勤以及物业管理等众多领域。当前基于单模态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复杂场景中环境多变,单模态的人脸活体检测系统
汞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环境汞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汞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九龙江是闽南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闽南地区的母亲河以及厦漳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其汞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运用稳定汞同位素分析技术结合传统分析方法,以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表层沉积物、滩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九龙江河口区不同环境中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2017年至2019年
雷蒙德·钱德勒开创的硬汉侦探小说是侦探小说史上的伟大事迹。钱德勒自1939年创作伊始至1959年去世,共写作7部长篇小说及数篇短篇小说。1955年,其作品被收入美国经典文学权威《美国文库》。美国文学界普遍将钱德勒视为与海明威、福克纳同等重要的作家,可见其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第一章主要结合钱德勒个人的创作理论,对比传统侦探小说,分析其硬汉侦探小说的革新。首先,阐明侦探小说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关系。再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率高,造成的急性临床事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本质是动脉的炎症反应,而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贯穿于AS的整个过程,介导炎性细胞的粘附,影响疾病的进展。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主要成分,常被用来建立多种炎症模型。其中“二次打击”大鼠炎症模
湍动能耗散率是分子粘性作用下湍流动能转化为内能的速率,可以客观表征湍流的强度,是理解海洋混合的基础。湍流微尺度剖面仪通过测量微尺度流速剪切来估算湍动能耗散率,是目前研究海洋湍流混合最有效的观测工具。基于湍流观测资料与准各向同性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DNS)数据,本文对海洋小尺度湍流的统计特性进行了研究。全球海洋多站点湍流观测资料的集成分析表明,湍动能耗散率的概率密度分布明显偏离对数正态分布(Logn
海水淡化与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对人类的生存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已发展成熟的水处理技术包括反渗透法(Reverse Osmosis)、电渗析法(Electrodialysis)、多级闪蒸法(Multi-stage Flash Distillation)等,这些技术在海水淡化路线、技术成本、设备运行能耗等方面均存在缺陷。太阳能海水淡化过程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脱盐过程,具有能耗低、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