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贸易救济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欧自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紧密的经贸联系,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中欧双边贸易发展突飞猛进,但同时,欧盟频频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使中国出口贸易遭受严重损害,这一趋势愈演愈烈,成为中欧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从被诉国中国的视角,重点分析欧盟贸易救济措施给中国出口带来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以期为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提供借鉴。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梳理文献并对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其次,以2005-2014年间中国出口遭遇欧盟贸易救济措施的48起案例为样本,通过统计方法探究中国出口在遭遇欧盟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后存在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最后,选用2005-2014年间反倾销的相关样本,用计量方法进一步验证反倾销给中国出口带来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
  在贸易限制效应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要大于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并且“双反措施”叠加的贸易限制效应非常显著;此外,反倾销对不同产品和不同行业的贸易限制效应存在异质性。近些年,中国遭受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产业范围在扩大,但反倾销的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贱金属及其制品行业是遭受欧盟反倾销的重灾区,贸易限制效应最大,玻璃制品、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依次减小。
  在贸易偏转效应的分析中,首先,东盟是承接中国出口偏转最重要的目的地,主要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其次,出口偏转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出口市场的深化,例如东盟、美国、日本等,虽然中国有增加对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偏转,但是并无明显向新市场的延伸;最后,贸易偏转效应存在一定时滞,多数在反倾销立案后第二年偏转程度更为显著。
  基于所得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摆脱非市场经济国的地位,维护合法权益;第二,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规避贸易救济措施蔓延;第三,提高应对多样化贸易救济手段的能力;第四,助力产业升级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
其他文献
道德作为人们在群体间以及社会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乡村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提升乡村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也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乡村道德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只有乡村道德得到有效的建设,乡村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提升,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会稳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普及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深刻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国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已经为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有效促进了农村建设。然而,目前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远未完成,很多村落的信息化建设并未实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方面的平台和网络体系仍较为匮乏,在为农村经济的纵深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机制方面,仍显得不足。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口不断增加,为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基于2005-2016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简称UNCTAD)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利用MSI指数、TC指数、RCA指数和GL指数对金砖五国服务贸易各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在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较强,印度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