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疾病,其发病率高且在当前的诊疗手段中难以缓解。因此研究其产生机制对临床诊疗至关重要。本课题主要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家族中MHC class 1类蛋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神经病理性痛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疾病,其发病率高且在当前的诊疗手段中难以缓解。因此研究其产生机制对临床诊疗至关重要。本课题主要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家族中MHC class 1类蛋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神经病理性痛组(SNI)、阴性对照病毒组(SNI+NC-LV)和干扰慢病毒组(SNI+β2m-LV)。通过暴露小鼠右侧坐骨神经及其三条分支,用5-0丝线结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并离断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ham组小鼠不做结扎处理,后缝合肌肉和皮肤。SNI+NC-LV组和SNI+β2m-LV组完成模型建立后于脊髓背角分别注射对照病毒(NC-LV)和干扰病毒(β2m-LV)。所有小鼠在接受手术前1天以及术后3、7、14、21天监测患肢和对侧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用于评估是否成功建立模型以及MHC-I对小鼠机械痛阈值的影响。在实验进行至21天时处死小鼠,并取其脊髓L4-L6节段用于相关指标检测。通过免疫荧光检测MHC-I和c-fos、Ca MkⅡ、v Glut2和GAD67的共定位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脊髓中MHC-I、Ca MkⅡ、v Glut2和GAD67的转录和翻译水平。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基础机械痛阈值无明显差异,但在实验进行到第3天后,SNI组相比Sham组小鼠的PWMT明显下降(P<0.05)并且呈现一个持续性的状态,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第21天,但和SNI+NC-LV组相比,SNI+β2m-LV组小鼠机械痛阈在3天时下降趋势被抑制,并一直持续到第21天(P<0.05)。免疫组化实验结果首先确定了MHC-I与c-fos的共定位关系并且通过对四组小鼠的计数比较发现:相比Sham组,SNI组小鼠脊髓背角c-fos数量更高(P<0.05),同时SNI+NC-LV组相比,SNI+β2m-LV组小鼠脊髓背角c-fos数量也减少(P<0.05)。其次确定了MHC-I与Ca MkⅡ、v Glut2和GAD的共定位关系。最后q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Sham组,SNI组中MHC-I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都增高(P<0.05),同时和SNI+NC-LV组相比,SNI+β2m-LV组MHCI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呈现下降趋势(P<0.05);Ca MkⅡ、v Glut2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也如MHC-I一致;而在GAD67的结果中,SNI组相比Sham组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SNI+β2m-LV组和SNI+NCLV组相比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脊髓背角MHC-I表达增高,且其表达水平会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机械痛阈值下降,表明MHC-I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Ca MkⅡ、v Glut2和GAD67的调控,增强神经元兴奋性而降低其抑制性,导致神经元兴奋性抑制性的失衡,从而加剧了疼痛刺激的传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肌肽(carnosine,CA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养及注射STZ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在体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加药组,加药组大鼠分别灌服100、300、900 mg·kg-1肌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
目的近年来,人群不孕率逐年上升,而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作为男性不育的最常见原因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该病的很多方面尚没有达成统一,如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军人群体由于经常需要体能训练及执行任务等更容易发生VC。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军人群体VC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二维灰阶超声测量精索静脉内径(diameter,DR)宽度、左侧睾丸体积(Left tes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虽然预后良好,但早期易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一些研究表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预后因素。肿瘤的出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但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出芽尚未有研究。这项研究调查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出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这是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12-2020年在赤峰市肿瘤医院接受甲状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2(B3GALT2)在心脏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本研究观察该基因敲除在HL-1小鼠心肌细胞中对炎症、肥大以及凋亡的介导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明确B3GALT2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在HL-1小鼠心肌细胞中转染B3GALT2的Si RNA与c DNA的方法来建立B3GALT2基因敲除模型组,培养B3GALT2基因敲除HL-1小鼠心肌细胞两天后加入c DN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并建立其预后新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性卒中患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T)的病理基础是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导致甲状腺纤维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HT患者甲状腺实质损害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临床证实的HT患者103例为病例组,依据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局灶型、类结节型、弥漫回声减低型、弥漫回声增强型,依甲状腺功能又分为甲功正常期、甲亢期、亚临床甲减期、临床甲减期;同期选
目的建立小鼠主动脉弓缩窄心衰模型,应用高频超声心动图及其它实验室方法评价该模型的成功性及特征性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选用规格为C57BL/6J雄性小鼠共36只,随机分为3组,术前1天对照组(SHAM组,n=12),术后1周组(TAC1组,n=12),术后6周组(TAC2组,n=12),TAC1组及TAC2组行主动脉弓缩窄术,创建压力负荷性心衰模型。应用高频超声心动图,于术前1天、术后1周、术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跨膜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lanoma clone B,GPNMB)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对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诱导骨质疏松骨丢失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体检人群日常行为习惯与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体检人群血尿酸与血清学指标间的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高危人群管理和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3月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科体检人群整体为研究对象。经本人知情同意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搜集其体检资料。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5份,有效
目的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y,DBE)是一种诊治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在不同年龄患者之间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其次筛选出因怀疑小肠出血而进行DBE检查的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DBE检查的患者,将纳入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年龄≤40岁)和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