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国有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的重点选择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继续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上海国有商业银行冲击越来越大。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有几种变化改变了上海国有银行原有的业务平衡,扩张的客户需求,成为改变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推动银行新兴业务成长的重要动力。就比如,原有客户传统的存款业务偏好逐步转变为投身于直接的基金投资管理;科学技术,是另一项改变银行经营模式的重要因素,由于金融机构之间持续加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推动了国有银行不断在个人新兴银行业务上花费巨大的投资;银行监管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有出台新的规章要求,意味着银行必须更加注重不同的资产组合及价格;除此以外,国际化,对商业银行而言竞争日趋国际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国有银行很快注意到,自身业务竞争日益直接暴露到国际竞争,特别已加入到国际价格体系。   本文首先着眼于在考虑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变化趋势的前提下,考察其业务收费和非利息收入情况,提供比较有代表性的欧美商业银行在利息和非利息收入的比较分析,寻找在近年来形成这种银行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笔者在理论方面,运用创新和金融创新理论分析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的动力所在,在实践方面,本文在介绍了当前上海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国有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的内外部环境,阐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上海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点选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复习教学是课堂或者阶段教学的总结,复习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巩固和提升知识积累的良好机会。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复习阶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强化知识深化和实践能力成
期刊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探究1999年以来欧元的通货稳定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条件和安排,以及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至2004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理论和实践的经验都表明,一个以通货稳定
本文对股票市场的法律和监管规则的变迁提出了一个内生化的解释:如果股票市场上的博弈参与方认同制度,并且基于这种制度信念的博弈能实现均衡,那么这种制度就被不断证实并再生;当
艺术品投资基金从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上第一次出现,到2009年艺术品基金大量发行的黄金时期,再到2013年艺术品基金集中到期兑付,大量艺术品基金退市,发行量萎缩。在这短短的7年时
开放给新兴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不同,新兴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市场建设不够规范,对开放带来的冲击往往难以承受。本文选取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