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恐惧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艾滋病恐惧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生命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影响,为改善男男性行为人群心身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人口社会学资料、男男性行为出柜问卷、性行为特征问卷、新型毒品使用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Ronald编制的自杀问卷、艾滋病恐惧量表(MAPS)、生命质量量表(SF-12)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计数资料使用例数和构成比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恐惧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生命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影响。检验水准取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在以某市恐艾心理干预中心为研究现场,以2021年4月至10月来该中心进行咨询的人员作为连续入组样本,最终符合入组样本的有315人,有294名参与并完成调查,应答率是93.3%。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性传播感染高危人群哨点监测的样本量标准(一般在250~400人)。(2)294名MSM,年龄最大为45岁,最小为15岁,平均年龄为24±5岁;65.0%(191/294)户籍为城市,35.0%(103/294)为农村;88.1%(259/294)汉族,11.9%(35/294)为少数民族;96.6%(284/294)未婚,3.4%(10/294)已婚或离异;50.6%(149/294)为在校学生;65.6%(193/294)为独生子女;27.9%(79/294)为本科以下学历,72.1%(212/294)本科及以上;56.5%(166/294)收入为4000以下,43.5%(128/294)收入为4000以上。(3)294名MSM,38.8%名(114/294)已出柜;52.0%(153/294)在同性性关系中的角色属于被动组,42.2%(124/294)在同性性关系中的角色属于主动组;在过去6个月,50.3%(148/294)有固定性行为、17.3%(51/294)有临时性行为、4.1%(12/294)有商业性行为、28.2%(83/294)有过无保护性行为;75.5%(222/294)MSM在过去12个月内,在性行为中有使用新型毒品,其中Rush使用率最高,达48.9%(144/294)。(4)294名MSM,社会支持量表平均分为50.24±22.24分,本研究以平均分50.24分为划界分,48.6%(143/294)的MSM社会支持水平较低。(5)294名MSM,在过去的两周内,5.10%(15/294)有轻度抑郁,23.5%(69/294)有中度抑郁症状,71.4%(210/294)有重度抑郁症状;24.1%(71/294)有轻度焦虑,31.3%(92/294)有中度抑焦虑症状,44.6%(131/294)有重度焦虑症状。294名MSM在过去12个月内,25.5%(75/294)具有自杀意念。(6)294名MSM艾滋病恐惧的平均分为56.16±34.43分,其中对感染艾滋病的恐惧、对他人/回避的恐惧两个子维度的平均分分别为27.39±16.95分,28.77±17.48分。以平均分56.16分为划界分,47.6%(140/294)的调查对象具有高艾滋病恐惧程度。(7)294名MSM生命质量生理健康领域得分为46.50±5.75分,生命质量心理健康领域得分为34.93±8.41分。t检验结果显示,MSM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与普通居民和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控制其他变量后,新型毒品使用是MSM的无保护性行为(OR=6.68,95%CI:3.97~11.86)、临时性行为(OR=0.22,95%CI:0.11~0.46)、商业性行为(OR=0.29,95%CI:0.18~0.48)的危险因素。(2)无保护性行为(OR=1.96,95%CI:1.20~3.19)、有临时性行为(OR=1.49,95%CI:0.78~2.86)、新型毒品使用情况(OR=0.38,95%CI:0.23~0.61)是MSM艾滋病恐惧的危险因素。(3)艾滋病恐惧是抑郁(OR=6.54,95%CI:1.72~24.89)、焦虑(OR=7.95,95%CI:1.96~32.19)、自杀意念(OR=2.19,95%CI:1.17~4.11)的危险因素。(4)艾滋病恐惧是生命质量的生理健康领域(OR=0.51,95%CI:0.27~0.96)、心理健康领域(OR=0.52,95%CI:0.27~0.99)的危险因素。结论:MSM的危险性行为、使用新型毒品比例较高;危险性行为、使用新型毒品是艾滋病恐惧的影响因素;MSM对艾滋病的恐惧较为普遍,抑郁、焦虑、自杀意念比例均较高;艾滋病恐惧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抑郁、焦虑、自杀意念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MSM的生命质量心理健康领域和生理健康领域得分均较低,生命质量较差,艾滋病恐惧是男男性行为人群生命质量的心理健康领域、生理健康领域的影响因素。应对MSM进行危险性行为和新型毒品的宣教干预,将艾滋病恐惧放到男男性行为人群心身健康干预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