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型奶牛养殖场初乳质量和饲喂模式关键控制点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犊牛免疫力低,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差,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而牛的胎盘结构特殊,新生犊牛不能直接通过胎盘从母牛体内获得母源免疫,只能通过产后饲喂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因此,初乳饲喂是新生犊牛饲养的关键环节。现有研究表明,犊牛能否成功获得被动免疫与初乳质量和饲喂模式密切相关,犊牛初乳饲喂相关标准或规范亦相继制定并发表,并在大型集约化养殖场推广使用,取得良好效果。而在中型奶牛养殖场,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较为繁琐的初乳饲喂标准难以实施,导致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较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亟需进一步明确初乳质量和饲喂模式关键控制点,简化饲喂规程,制定适合中型奶牛养殖场的初乳质量和饲喂管理模式,进而提高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降低经济损失。首先对山东省四个中型奶牛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均存在初乳质量和饲喂管理不规范现象。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牛场作为案例,对初乳管理、饲喂模式、犊牛被动免疫转移(Transfer of passive immunity,TPI)效果、犊牛体重(Body weight,BW)、发病率及死亡率等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跟踪和统计。发现该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收集初乳时间不固定;不检测初乳质量,现挤现喂;不对初乳进行巴氏消毒;初乳饲喂时间不固定,2 h内饲喂初乳的犊牛仅占61.22%;初乳饲喂量少且不固定,饲喂2 L初乳的犊牛占比最高(46.89%),有34.69%的犊牛未饲喂初乳(用混合乳代替);被动免疫转移失败率(36.73%)和发病率(63.27%)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了初乳收集时间、收集过程、胎次和巴氏消毒对初乳质量的影响,评价了初乳不同饲喂模式的被动免疫效果,最终确定了关键控制点。为规范初乳质量,开展了4个试验。(1)选取第三胎次健康围产前期荷斯坦母牛28头,随机分成4组,分别于产后立即、产后3~6 h、产后7~9 h、产后10~12 h收集初乳,观察收集时间对初乳质量和初乳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母牛产后12 h内采集的初乳IgG含量均为优质初乳(IgG>50 mg/mL);并且随着收集时间延迟,初乳IgG含量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随机选取1~6胎次健康围产前期荷斯坦母牛各7头,产后立即收集初乳,发现初乳质量在各胎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乳量第1胎次显著低于第2胎次(P<0.05),但与第3、4、5胎次无显著差异(P>0.05)。(3)随机选取8头健康围产前期荷斯坦母牛,产后立即收集初乳,观察初乳收集过程中不同阶段IgG变化。每头奶牛收集5 L初乳,1 L/管,检测每管中IgG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各阶段初乳IgG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4)随机选取20头健康围产前期荷斯坦母牛,产后立即收集初乳并进行巴氏杀菌处理(60°C 60 min),观察对初乳的影响。结果显示巴氏杀菌处理前后初乳中IgG含量、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初乳中总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含量极显著下降(P<0.001)。这些结果提示,产犊12h以内健康奶牛的初乳均为合格初乳,采集时间越早,IgG含量越高;并且应对初乳进行巴氏杀菌。为制定适合该养殖场的初乳饲喂模式,比较了3种初乳饲喂模式的被动免疫效果。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对照组为牛场原有初乳饲喂模式;试验组A为犊牛出生后2 h内饲喂4 L合格初乳,12 h后再饲喂2 L合格初乳;试验组B为犊牛出生后2 h内饲喂3 L合格初乳,12 h后再饲喂2 L。犊牛出生后24~48 h,采集血清,检测血清IgG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A血清IgG含量(14.83±0.69 mg/mL)与试验组B(15.42±0.73 mg/mL)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0.31±0.92 mg/mL,P<0.001)。其中,对照组有5头犊牛被动免疫失败(血清IgG<10 mg/mL),占41.67%。试验A和B组犊牛被动免疫转移全部成功。统计犊牛出生一月内的发病情况,对照组发病率为33.33%,死亡率为8.33%,试验A和B组发病率均为8.33%,死亡率为0%。这些结果提示,犊牛出生2 h内饲喂至少3 L合格初乳,间隔12 h再饲喂2 L,可保证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产犊12 h内收集健康奶牛初乳,经巴氏杀菌后,在犊牛出生2 h内饲喂至少3 L,间隔12 h再饲喂2 L,可使新生犊牛成功获得被动免疫。
其他文献
玉米赤霉烯酮(ZEA)主要来源于发霉的玉米,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具有类雌激素效应的毒素,又称为F-2毒素。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养殖场或饲料厂对饲料的管理不当,加上天气潮湿,给饲料发霉提供了条件,导致饲料中ZEA的含量超标,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在所有动物中,猪对ZEA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类雌激素效应,所以在对ZEA的研究主要偏向于猪的生殖系统,而对猪的肝、胆囊的损伤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试验首
学位
杀鱼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E.piscicida)感染鱼类引起爱德华菌病,使鱼类出现腹部积水肿胀,鳍条、腹部及体表出血等临床症状,造成养殖鱼类的批量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E.piscicida还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者,能够将自身携带的抗性基因传给环境中的其他致病菌,造成新的耐药菌株,给养殖户的用药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已有研究证明,E.piscici
学位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可以导致幼禽腹泻、死亡,成年禽也可长期带菌,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害,并且对公共卫生安全也带来严重的威胁。自2020年7月1日起,中国饲料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我国家禽生产中细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尤其是沙门氏菌,作为禽类主要的细菌病原之一,其发病率亦随之增加。因此使用新型抗生素替代品来控制沙门氏菌感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植物以及人
学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伴随着麻辣小龙虾等美食的推广,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其养殖规模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克氏原螯虾血淋巴中含有少量细菌,其中部分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细菌会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虾的死亡和群体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了解克氏原螯虾体内潜在病原菌的组成,不仅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效率,也可
学位
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引起的短喙-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是近几年严重影响我国养鸭业的水禽传染病之一。该病死亡率较低,但能造成较高的淘汰率,主要表现为雏鸭发育不良、喙短、腿骨弯曲、羽毛脱落等,严重影响养殖收益。本病病原体外难以培养,相关疫苗的研制受阻,目前只能用小鹅瘟(Gosling
学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传染性疾病。2013年,我国分离到了一种PRRSV新型毒株,由于这种毒株与PRRSV-2 NADC30毒
学位
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E.piscici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通过肠道感染各种养殖鱼类,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TCS)是细菌广泛使用的信号转导系统,它可以响应环境信号参与基因调控网络,在病原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作为药物作用靶点的潜力。FusKR是一种重要的TCS,研究表明,
学位
随着铬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排放的工业废水、用剩的废料和排放的气体中包含大量的Cr(Ⅵ)化合物。Cr(Ⅵ)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Cr(Ⅵ)极易被身体吸收,进入细胞内会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导致机体的损伤。有研究表明Cr(Ⅵ)可以导致人和动物的肝组织的损伤。桔梗多糖(PGPSt)是从中药桔梗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是PGPSt是否可以
学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为革兰氏阳性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旦感染机体,可引起多种组织局部化脓性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引起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感染人的情况不断报道,使人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关注度加大。近年来家兔产业不断发
学位
沙门菌(Salmonella)属于肠杆菌科,是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菌病是重要的食源性疾病之一,禽类是沙门菌最常见的储存宿主,禽类及其产品的污染与人类沙门菌病的暴发密切相关。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作为最常见的血清型,具有广泛的宿主谱,所有日龄的鸡易感。通常雏鸡感染沙门菌后会引发消化道急性炎症,严重者致死亡,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成年鸡常呈隐性感染,且会向环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