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际碳交易与碳税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碳交易是通过设置碳排放限额并基于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减排手段,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以国家强制力进行征税以促进环境保护的税种。两者均为减少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经济手段。 本文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实施碳交易和碳税的国际立法实践,对这两种分别基于市场和基于政府管制的不同温室气体减排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分析了各国碳交易和碳税法律制度实施的效果,通过对两者从减排成本和减排效果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长远来看碳交易和碳税开征对碳减排、降低能耗、能源结构优化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达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效果。碳交易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信息成本低,无论采取强制交易还是自愿交易方式均可取得明确的减排效果,但必须注重交易市场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碳税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实施成本低,但需要避免排放者个体信息成本扭曲,减排效果可能会因为成本转嫁而弱化。碳税开征应该坚持税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本国国情出发,合理选择碳减排方案,成为各国成功推行碳交易和碳税的普遍规律。这些都是各国实施碳交易或碳税时应该予以借鉴和考虑的宝贵经验。 从长远发展考虑,我国应该借鉴国际碳交易实践经验,从现在开始着手加快碳交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并进一步完善各种配套措施,推动整个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充分利用低碳经济发展的无限商机。随着全球对碳税的关注日益升温,我国应该立足本国国情,考虑择机开征碳税,让碳税杠杆和碳交易市场机制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充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