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对公共部门管理活动和资金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种综合绩效评价。它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以后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审计的主流。它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是伴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发展的客观产物。我国政府审计长期以财务审计为主,绩效审计一直都是作为财务审计的附属品存在,从未以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形式实施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找出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症结,并进一步探究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得出在做好必要准备工作情况下,可以大胆借鉴香港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大力发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
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章:政府绩效审计概述。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其内容三要素,以及其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明确其与政府传统财务审计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形成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正确认识。
第二章:比较了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情况,分析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第四章:提出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设想。首先认为必须针对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从体制管理、法律规范、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为做好政府绩效审计创造条件。其次认为香港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有相当大的可借鉴性,可以借鉴其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程序。最后介绍了2004年深圳政府绩效审计的一个案例,分析了其成效和局限性,从实践角度印证了前述为做好政府绩效审计创造条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