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对湖北省E市YJ村的调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而出现的新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群体由于长期处于父母亲情缺失、家庭结构解体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辍学逃学、性格孤僻、意外伤亡等,而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实上,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不仅涉及到结构和制度等方面,更是与乡村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城乡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传统文化在面对城市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出现了衰落、断裂等情况,甚至陷入较为严重的文化危机,这种情况下也直接导致了乡村儿童精神家园的荒芜,进而加剧了留守儿童身上所表现出的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本文从乡村文化变迁的视角出发,选择湖北省E市YJ村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为调查对象,运用个案访谈及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现象分析和原因探讨,以期真正了解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现状。   期间,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研究发现,乡村文化的变迁主要通过对乡村社区环境、乡村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家庭及个人三个方面的影响而作用于留守儿童身上,进而造成留守儿童生活上、家庭上、教育上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问题的出现,并在某种程度加重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最后,本文针对乡村文化的变迁对留守儿童造成的后果,为了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因此分别从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以及乡村传统文化重建等的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以及相关问题的存在是发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而社会转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分析和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仅要涉及城乡二元体制等结构和制度化的层面上,更要关注乡村文化变迁和嬗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此外,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并不应该将其进行“问题化”,甚至是人为的将其夸张化,而应该认清乡村文化的变迁,重视乡村文化的建设,进而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急剧上升,精神疾病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精神病患者的综合康复逐渐成为人们关
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的社会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为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女子军鼓队组织和基督家庭教会组织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人们积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同样面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
学位
基于社会交换网络理论视角,本文旨在分析乡村市场现状,总结当前乡村市场发展的经验,理清村内村外市场融合的思路。笔者通过参与式观察与个案访谈了解到;随着农作物的时令性变
中部农村地区存在着一类特殊的艾滋病患者群体,他们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是通过性或母婴传播而是因生活所迫,在“有偿献血”的过程中因医疗注射器械使用不当而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