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苏里格气田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制约了气田的高效开发。低效气田中天然气高产富集区的分布问题尚未完全认识清楚,传统的储层地震反演手段尚难以实现精细刻画高产含气区分布规律的目的。
本文针对困扰苏里格气田低效气田开发的难点,紧紧围绕着低效气藏中相对高渗砂体形成的主控因素、识别、分布规律和预测方法等关键问题,以地质成因分析、物理响应机理以及层序地层为核心,运用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展开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
1、将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技术与地震、地质优质储层的综合预测技术相结合,从重新认识地层入手,通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重新厘定了下石盒子组的地层关系,建立了全区SB5及其相关界面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为相对高渗砂体的预测提供了基础。
2、从相对高渗储层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相对高渗储层主要是高能河道砂体(含砾粗砂岩相),高能河道砂体控制了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及结构,进而决定了成岩改造方向(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导致储层物性的相对高渗。
3、提出了从山1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到盒8下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基准面转换面SB5控制着苏里格气田相对高渗砂体的分布。基准面转换面之上发育下切谷充填河道砂体,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相对高渗砂体的成因类型为不整合面附近发育的下切谷充填河道砂体—高能河道砂体。
4、从岩石物理测井响应机理的分析入手,从理论上证明了用测井方法识别次生溶孔的方法的理论基础。并且,提出了测井次生溶蚀孔洞指数(Vugp)解释模型和岩石相测井解释模型,为苏里格气田相对高渗砂体的表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5、在层序地层格架内,首次在该区采用残留可容纳空间控制陆相地层优质储层分布的理念对相对高渗砂体的分布做出了预测,指出三角洲砂体与下切谷充填河道砂体的叠置区是形成天然气高产富集区的有利部位。
6、提出了一套以地质成因、物理响应机理及其层序地层为核心,通过多学科有机结合,研究相对高渗砂体识别和分布预测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流程。最终编制了苏里格气田相对高渗砂体分布的预测图。
这些成果,不仅大大推进了苏里格气田优选区筛选和开发评价,而且对中国低效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