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伴随着现代化而发生的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之一。以中国现代化为背景,考察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一社会现象,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透视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对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论文第一部分考察了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初期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对农民转移的影响。中国现代化在农民的支持下获得了资本积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就,但是在中国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国家实施的是城市现代化战略,人为地将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割裂开来,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只搞城市工业化,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于城市,农村经济仍以农业为本。农民在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没能分享到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成果。至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现代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创造力一次又一次地释放出来,中国农村终于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以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主要内容,以把农村纳入城市一体化为终点。与农村走上现代化道路同步的是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催生了农民的流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其中就业,而大中小城市则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另一个战场。在农村现代化过去与未来的征程中,已经并将继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没有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二、三产业和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论文第二部分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农村劳动力为什么会大规模地流动,“民工潮”为什么会长盛不衰,以往的著述仅侧重于甚至只从现实的角度去寻找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这是不全面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从历史的追溯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