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伴随着现代化而发生的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之一。以中国现代化为背景,考察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一社会现象,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透视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对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论文第一部分考察了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初期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对农民转移的影响。中国现代化在农民的支持下获得了资本积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就,但是在中国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国家实施的是城市现代化战略,人为地将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割裂开来,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只搞城市工业化,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于城市,农村经济仍以农业为本。农民在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没能分享到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成果。至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现代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创造力一次又一次地释放出来,中国农村终于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以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主要内容,以把农村纳入城市一体化为终点。与农村走上现代化道路同步的是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催生了农民的流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其中就业,而大中小城市则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另一个战场。在农村现代化过去与未来的征程中,已经并将继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没有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二、三产业和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论文第二部分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农村劳动力为什么会大规模地流动,“民工潮”为什么会长盛不衰,以往的著述仅侧重于甚至只从现实的角度去寻找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这是不全面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从历史的追溯中找
其他文献
石介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儒学家、文学家。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在当时思想界及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后人关注却较少。对于石介思想中极有价值的一部分——文学
16、17世纪,欧洲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发生了我们较为熟知的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以及民族国家的出现等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历史事件,人类历史似乎正在迈进一个崭新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铬酵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远期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铬酵母片
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物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
库存作为中小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小企业经营的各个阶段,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繁多,特别是业务范围广泛的企业,绝大多数属于生产现场存储,所以库存控制
本课题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二十一节六十八子目。对明代诗坛领袖李攀龙从生平经历到文学观念、文学创作进行了详细分析,涉及的内容及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绪论部分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伴随而来的城市交通问题等问题给城市带来的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归纳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道路骨架系统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道路骨架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理论和各国实践表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过程即生态工业模式,可最大限度减少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资源使用和废物排放,实现
近年来基础隔震由于构造简单、原理明了、效果显著等优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结构抗震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压电材料以其突出的特点也成为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论文研究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以解决这个复杂的能源大系统中的一些难题。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微弱、故障状况复杂、选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