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将身体功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融入到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项训练中,解决当前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项教学训练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项身体功能需求和羽毛球专项素质特点,根据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项学生功能动作筛查FMS和专项素质现状,结合当前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项训练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项身体功能训练内容体系,并以西华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选班3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验证其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功能动作FMS筛查发现,羽毛球专选班学生肩关节和胸椎的双向性、对称性、灵活性较好,但上下肢同时进行运动时存在躯干在多个维度上的平衡性、稳定性,以及在运动过程中核心区域对上下肢力量的有效传递作用、神经肌肉协调能力较差,在进行运动时躯干核心部位及下肢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较差。部分学生踝关节灵活性不足,大腿后群肌肉的功能柔韧性相对较差,并且身体左右两侧存在不对称现象。(2)通过羽毛球专项素质测试发现,羽毛球专选班学生的全身协调发力能力和上肢爆发力水平相对较差,男女之间的差距明显。在躯干核心的力量及力量耐力上男生较好,而女生躯干核心力量和力量耐力相对较差,在下肢进行脚下快速移动时学生的速度灵敏以及脚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3)在实验组中,实验前后的功能动作FMS筛查(七个动作)以及总分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头上举木深蹲、栏架跨,、下肢直腿主动上抬、体旋稳定性、以及FMS总分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性显著。而肩部灵活性(p=0.083>0.05);脊柱稳定性俯卧撑(P=0.333>0.05)实验前后得分情况不具有差异性。(4)在对照组中,实验前后功能动作FMS筛查七个动作:头上榉木深蹲、栏架跨、手持木杆分蹲、肩部灵活性、下肢直腿主动上抬、脊柱稳定性俯卧撑、体旋稳定性以及FMS总分的P值均大于0.05,实验前后成绩不具有差异性。(5)在羽毛球专项素质中,实验组实验前后的专项素质:一分钟仰卧起坐、羽毛球掷远、10次低重心四角跑的P值均小于0.05,实验前后差异性显著。而在专项素质5次左右摸边+5次直线进退跑中P大于0.05实验前后的数据结果比较不具有差异性。(6)对照组里,实验前后的羽毛球掷远、10次低重心四角跑、5次左右摸边+5次直线进退跑的P指均大于0.05、在实验前后的成绩均不具有差异性。而一分钟仰卧起坐素质(p=0.005<0.05)出现差异性,且实验后的成绩要高于实验前的成绩(T=3.282),说明传统的羽毛球教学和训练对羽毛球专选班学生核心躯干的力量和稳定性有所增加,而对羽毛球专项力量和灵敏素质的影响相对较小。(7)在功能动作FMS筛查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来看:在栏架跨、下肢直腿上抬、体旋稳定性以及FMS总分差异性显著,而在头上举木深蹲、手持木杆分蹲、肩部灵活性、脊柱稳定性俯卧撑差异性不显著。(8)在羽毛球专项素质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来看:在羽毛球掷远和10次低重心四角跑差异性显著,而在一分钟仰卧起坐和5次左右摸边+5次直线进退跑中差异性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