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发性脑内出血是常见的致死性卒中亚型,目前尚没有能改善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探索新的治疗措施,对其损伤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通常,脑出血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性脑内出血是常见的致死性卒中亚型,目前尚没有能改善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探索新的治疗措施,对其损伤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通常,脑出血后的损伤机制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部分。其中,原发性损伤阶段出现在脑出血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此阶段,血液快速积聚在脑实质中并进一步破坏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引发占位效应,随着周围组织的压迫和凝血反应而止血,但大部分在24小时内会发生再次出血,致使血肿扩大。当出血部位靠近脑室时,血肿可破入脑室,引起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继发性损伤阶段中,血液凝固和脑实质中的血肿逐步降解,伴随产生的凝血酶和红细胞降解产物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补体活化。炎症反应中,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在局部产生或由其它部位运输至出血灶,这些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可活化脑内常驻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并趋化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使这些炎症细胞进入出血部位,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兴奋性毒性损伤,最终导致脑细胞死亡、神经功能受损,当受损神经细胞数量多时,可引起脑萎缩。然而,大脑内也存在自身的防御机制,当遭受出血刺激后,脑实质内许多保护因子上调,这些保护因子能中和凝血酶、血肿降解产物的毒性作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些内源性防御机制并不能完全抵御出血的损伤作用,仍需要外源性的干预和治疗。针对原发性损伤机制、继发性损伤机制和内源性防御机制,目前有大量相关干预策略正处于研究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在第一时间内正确处理开放性骨折,尽量不导致患者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甚至留下难以恢复的功能障碍或残疾。因此,尽快提高对开放性骨折伤员的正确诊断水平,增加冶愈率,把畸形愈合和不愈合降致最低水平,同时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 处理原则 功能锻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047 根据我院近5年收治骨折病例80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070 资料与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9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1~48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传播途径、病程以及入选时HBV DNA、ALT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符合200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2.034 老年人(>6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呈退行改变,各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减退。特别是心脏,易患慢性心力衰竭(CHF),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2007~2010年收治老年CHF患者70例,进行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等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的CHF的特点,以便能对该类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预防。
摘 要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为缬沙坦组、B组为美托洛尔组、C组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组。结果:A、B二组间治疗后无显著差异,A组与C组以及B组与C组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三组较治疗前皆具显著性(P<0.01)。结论:缬沙坦、美托洛尔皆能有效逆转糖尿病心肌病变,二者联合效果更佳。 关键词 缬沙坦 美托洛
<正>工商银行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总行机关作为全行的决策中心,要在增强"四个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医学上将“牙龈出血”分为被动性出血和主动性出血两类。一般情况下,牙龈出血常见于牙周炎的早期和牙龈炎。牙龈出血不仅仅出现于口腔科的疾病,它还会出现于全身的其他疾病,可能预示着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遭遇放射性照射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