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离筛选安络小皮伞高产菌株;对筛选得到的安络小皮伞菌株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掌握其菌丝体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测定安络小皮伞子实体、菌丝、发酵液、固体发酵物中化学成分含量,为其质量评价奠定基础;研究安络小皮伞菌丝、发酵物对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镇痛机制,对比菌丝、固体发酵物对偏头痛的镇痛作用,探讨菌丝体代替固体发酵物作为药用的可行性;研究安络小皮伞菌丝、固体发酵物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探究安络小皮伞新的治疗功效。 方法:采用自然选育的方法优选安络小皮伞的高产菌株。采用固体斜面考察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探究不同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对安络小皮伞菌丝生长的影响,优化出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的比例。采用液体摇瓶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优化液体发酵工艺,确定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的比例。采用DNS法测定安络小皮伞各部位多糖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安络小皮伞各部位麦角甾醇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安络小皮伞各部位蛋白质含量。采用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模型,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ELISA法测定IL-6、IL-1β、5-HT、DA、NE含量,Western blot分析脑组织中JAK2、STAT3和NF-κ B表达情况,研究安络小皮伞菌丝、固体发酵物对于偏头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镇痛机制。采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SOD、MDA及血清中SOD、MDA、IL-6、TNF-α含量,研究安络小皮伞菌丝、固体发酵物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经过分离、纯化得到高产菌株AL1,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抗性强。斜面培养优化结果为:蔗糖2%、麦麸1.5%、MgSO40.1%、KH2PO40.15%,安络小皮伞在pH5-6均能以较快速度生长,最适pH是6,菌丝生长在pH大于7时受阻,大于8时停止生长。液体深层培养优化结果为:玉米粉4%、蛋白胨0.3%、MgSO40.1%、KH2PO40.1%,当pH5.5-6.5时;摇瓶最佳装量装量为120ml/250m1;最佳接种量为4块/250ml。含量测定结果为安络小皮伞发酵液多糖平均含量335.6mg/g,菌丝多糖平均含31.9mg/g,固体发酵物多糖平均含量39.3mg/g,子实体中多糖平均含量47.6mg/g。安络小皮伞菌丝中麦角甾醇平均含量为0.394mg/g,固体发酵物中麦角甾醇平均含量为0.310mg/g,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平均含量为0.208mg/g。安络小皮伞子实体蛋白质平均含量2.595mg/g,菌丝平均含量0.845mg/g,固体发酵物平均含量1.935mg/g。偏头痛实验结果表明,安络小皮伞固体发酵物和菌丝的乙醇提取物对偏头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其中固体发酵物效果优于菌丝。安络小皮伞固体发酵物和菌丝,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起到保护作用,其中固体发酵物效果明显。 结论:通过优选高产菌株,优化液体发酵工艺,为之后的安络小皮伞菌丝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通过测定子实体、菌丝、固体发酵物的多糖、麦角甾醇、蛋白质成分含量,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偏头痛实验中,安络小皮伞固体发酵物、菌丝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和神经递质含量,从而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对偏头痛大鼠产生镇痛作用,对比菌丝、固体发酵物的治疗效果,两者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验证了菌丝代替固体发酵物药用的可行性。安络小皮伞固体发酵物能够抑制肺组织内的细胞膜过氧化,调节炎症因子含量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从而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