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Narrative Art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斯·华顿(1862-1937)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华顿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她对于人性有着透彻的理解,对于老纽约传统的风俗习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深入细致地刻画了“老纽约”上层社会的方方面面,再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新旧时代交替中不可避免的冲突。   《纯真年代》出版于1920年,她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对于这部作品,以往的评论家主要从女性主义、道德意义、心理学角度、作者的婚姻观、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与亨利·詹姆斯作品之间的异同等方面来分析解读。对于这部作品的叙事艺术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或不深入,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讨论《纯真年代》文本的叙事艺术,研究叙事艺术如何为表现主题服务及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来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论文从叙事的视角,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叙事焦距、叙事时间、叙事声音三方面来探讨叙事方面的特色,研究叙事艺术对于主题表现和作品的艺术价值所起到的作用。叙事焦距包括内聚焦、零聚焦和外聚焦,采用了以内聚焦的叙事模式为主,同时辅之以恰当的全聚焦和外聚焦的多元化叙事模式把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地统一起来,使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内心世界得到进一步的表现;叙事时间中的叙事间距包括省略、延长和停顿,华顿在叙述中多次运用省略来给故事留下空白,让读者在阅读中以不同的理解将其填补完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第三章讨论了自由间接话语和叙事声音,本文着重对文本采用的“自由间接引语”模式进行探讨以及运用“自由间接引语”所带来的反讽效果;文本中借助“作者型叙事声音”的“作者”所具有的权威性来陈述观点、发表评论,旨在表达对纽约上流社会尖锐的批判和无情的讽刺。以上这些叙事策略对于作品的表现力,特别是作品主题表达和深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增添了小说的艺术价值。本文在作品的叙事艺术手法方面有所创新。
其他文献
《与狼共舞》是20世纪90年代一部知名的电影,曾荣获多项大奖。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小说家迈克·布莱克(MichaelBlake,1945-)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因此这部小说也引发评论家们的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迄今为止最为著名且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瑞典文学院在授予帕特里克·怀特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认为:“他以史诗般的和擅长于刻画人物心理
本文通过三个犹太性主题在作品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了罗斯对犹太文学的发展。犹太性是犹太文学的根本标识,是犹太民族文化在犹太文学中的演绎。犹太性的实质在于,在犹太文学中,它是
现今,随着国际化和中国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英语教学从小学至大学都变得相当重要,但英语口语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哑巴英语”在许多地区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数考
汤亭亭的《女勇士》自问世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盛赞为振兴华裔文学的开山力作。《女勇士》自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不仅作为文学作品被讨论,而且被视为美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