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卒中后认知障碍对三分之一的卒中后幸存者产生影响。即使是很轻微的中风也有可能对认知产生影响。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有很多。然而,除了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认知衰退之外,卒中事件对认知的直接效果仍然有许多是未知的,甚至是矛盾的结果。对于血压变异性与卒中后认知障碍也缺乏相关研究结果。我们研究目的是探究卒中后认知障碍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并且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测模型。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2月1号至2018年12月1号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简称认知障碍组)110例,急性脑梗塞无认知障碍组(简称梗塞组)33例和体检中心的对照组35例,对比各组之间的病历资料,包括既往梗塞史,饮酒史,吸烟史,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酸水平,MoCA评分,血压变异性指标,发病时的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卒中后认知障碍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并且对相关危险因素和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建立了卒中后认知障碍的Logistic模型以及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各自优点和局限性。结果:1)在梗塞组和认知障碍组之间,单因素分析证实了认知区域梗塞(P=0.009),梗塞体积大(P<0.001),既往梗塞史(P=0.009),高同型半胱氨酸(P=0.043),优势半球梗塞(P=0.002),高SSD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SBP变异性指标与MoCA评分相关,而logistics回归证实了SSD的最高四分位数较最低四分位数的发病风险有所提高。梗塞位置如果发生在传统脑认知功能区域,则患者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是非传统脑认知功能区域的11.77倍;既往梗塞的患者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是首次卒中患者的11.34倍;梗塞发生在优势半球的患者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卒中发生在非优势半球患者的5.55倍;相对于大梗塞,小梗塞发病的风险仅为大梗塞的10.1%。而在对照组和卒中后认知障碍组之间,年龄(P=0.003),高尿酸(P=0.031),高同型半胱氨酸(P=0.003),高血压(P<0.001)糖尿病(P=0.002),入院高SBP(P=0.029),入院高DBP(P=0.006),以及高的血压变异性参数均为危险因素。结论:在梗塞组和认知障碍组之间,认知区域的梗塞,优势半球梗塞,梗塞体积大,既往梗塞史,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最高四分位数的SSD与最低四分位数SSD相比,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提高。且SBP变异性指标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认知评分有相关性。在对照组和认知障碍组之间,年龄,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既往梗塞史,入院高SBP,DBP,以及高的血压变异性参数是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