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制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是,目前我国乳制品质量问题仍然很多,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急需改善。政府作为管理者在乳制品安全中占据着尤其重要的位置并起到关键作用。这不仅因为其代表国家来立法和执行监督管理,还因为政府所具有的公共管理能力,可以弥补市场在解决市场失灵等问题上的失效。因此,探讨乳制品安全问题中的政府规制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和政府规制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乳制品安全状况和政府规制现状、作用以及存在问题。然后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涉及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奶农、奶站、乳制品企业、政府各利益行为主体进行分析,对“三聚氰胺”事件进行案例研究。研究表明,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主要是由于我国现行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政府规制体系落后,具体表现为乳制品安全管理机构职能交错、权责不轻;乳制品安全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体系落后,执法力度轻;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成熟,普及性差;乳制品安全检测体系落后,检测缺乏客观性。与此同时,我国乳制品质量的安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奶农、奶站、乳制品企业和政府的利益行为选择以及我国产业政策的欠科学合理导致的乳制品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利润下降。本文认为,提高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政府应该建立精简、高效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乳制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确保乳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具体抓好奶源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奶农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养殖、加工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一体化经营。要进一步提高乳制品行业的进入门槛,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