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的培养目标也进行了调整,基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实现了由重视“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四核素养”的转变,与此同时,高考地理试题立意也实现了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转变。教学目标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学目标设计是一份复杂性强、专业性要求高的工作,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目前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存在行为主体混乱、学习行为陈述不明、内容表述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并流于形式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地理课程目标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和教学目标叙写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法、案例法和质性研究法分析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特征,以期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提供借鉴。选取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目标100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篇来自“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三大中学地理教学期刊,40篇来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借助Nvivo12.0质性分析工具构建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目标特征量表,量表包括前期准备、结构、陈述和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划分10个二级研究指标,以及更为详细的研究指标若干,通过对量表内容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处理,总结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特征、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建议。研究表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前期准备不充分;二是形式结构不合理;三是层次结构较单一;四是目标表述不准确;五是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六是教学方法分配不均。在此基础上,结合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锤炼教学技能;二是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分析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方法;三是综合编写教学目标,不分维度、篇幅适当,合理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四是准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动词可测量,行为条件充分,注重高阶思维培养。最后总结出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目叙写的一般步骤,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之后,按照“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格式整合编写地理教学目标,并以“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为例进行教学目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