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冲击波在层状介质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iangzhao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基结构”材料是最为简单和常见的层状复合材料,弄清激光诱导冲击波在“膜基结构”材料中的传输规律,对研究激光冲击加工“膜基结构”材料以及更为复杂的多层复合材料,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激光参数选择、层状材料设置、冲击效果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冲击波检测、数值仿真、冲击结果分析几方面对激光诱导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传输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以“铝膜-铜基体”、“铜膜-铝基体”为研究对象,利用PVDF传感器检测“膜基结构”靶材背面的冲击波信号,并分析测量信号的形成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膜基界面对冲击波传输有重要影响,所测“膜基结构”材料背面信号强度明显低于同种厚度单层材料;“膜基结构”中的冲击力从加载到平衡所需时间较久,是振荡加载过程;当每层材料厚度低于50μm时,PVDF所测信号无法分辨层间冲击波变化,每层材料厚度越大,层间波形区分越明显。因此,用PVDF测量双层材料冲击波信号,材料厚度不可过薄。(2)用ABAQUS软件建立激光冲击“膜基结构”模型。研究了激光诱导冲击波在“膜基结构”中的传输,及其对“膜层-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建立不同阻抗匹配模式的“膜基结构”模型,改变膜层厚度,进行数值仿真和实验。分析不同时刻沿深度方向的应力分布,膜层脱落时的凸起形貌,不同膜层厚度对应的最大应力值、持续时间。结果发现:当膜层阻抗小于基体时,膜层表面覆盖合适的约束层可以避免“膜层-基体”界面处形成拉应力,两者结合强度不会减弱,材料表面性能得到强化;当膜层阻抗大于基体时,应根据加工要求,决定是否进行激光冲击加工;当拉应力不可避免时,膜层厚度需慎重选择,既要考虑对材料表面的强化效果,也要减小界面处拉应力强度。(3)理论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研究激光冲击过程中“剩余吸收层”对冲击效果的影响规律。选择不同厚度、材质的材料作吸收层;控制激光参数,使冲击后靶材表面留有“剩余吸收层”。通过表征冲击区域凹坑尺寸、力学性能、检测靶材背面的冲击波信号,研究“剩余吸收层”对冲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剩余吸收层”对冲击波有显著衰减作用,进而削弱其对靶材的冲击效果;“剩余吸收层”阻抗直接影响激光诱导原始冲击波压力,以及吸收层-靶材界面处透射冲击波压力;约束层和靶材给定,选择具有“最佳阻抗值”的理想吸收层,可获得最大强度的有效冲击波;实际冲击过程中,必须根据约束层、靶材等,选择合适吸收层,优化吸收层厚度,才可获得理想的冲击效果。
其他文献
微波/毫米波信号产生技术是微波光子学技术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频率高、噪声小、性能稳定的信号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OEO作为信号产生的重要研究方向,能够满足各种
集成电路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是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电路根据功能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其应用遍及电子产品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家用的电子收音机
为提升城市景观品质,保证过往行人安全,需要对某河流支流的河道进行河道整治和景观改造。为充分利用现有市政设施,新建了拱涵以衔接各处已有的排水箱涵或拱涵;为保护已有挡墙
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亟需改善生产,提高生产线的效率。本文以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在生产车间实地调研,采集了大量数据
触控技术是一项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人机交互方式,以其直观高效、自然流畅的特性,逐渐赢得人们的青睐。随着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触摸屏也朝着从小尺寸向大尺寸、从传统的只能支
半导体功率器件是自集成电路发展以来一直被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它是实现工控智能化、系统化的核心技术基础。VDMOS器件是自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主流功率器件中最具特色的一
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原理和机制有助于法律的统一适用,法律的统一适用需求呼唤着指导性案例制度,我国的指导性案例制度已经从应然走向实然。我国的指导性案例制度应当定位为由最
针对青藏铁路特殊的气候环境特点,在吸取成熟设计及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青藏高原发电车柴油发电机组及附属装置。详细介绍了设计策略、柴油机及发电机的选型以及附属系统
合传是为两个及其以上有相当影响的知名历史人物所设立的传记,以传主的姓名、尊称、官爵、封号、别名,或交叉或并列组合为传名。人物合传的原因可根据传主之间的组合关系,大
我国的重症医学已经走过40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科的发展也日臻完善,并在临床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未来,现代化的重症医学充满了一切机遇和可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