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约翰·霍克斯的《第二层皮》中的创伤与复原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ason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霍克斯(JohnHawkes,1925-1998)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创作理念被誉为最杰出的当代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作为约翰·霍克斯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1964年出版的《第二层皮》奠定了霍克斯在二战后美国文坛的地位。霍克斯的所有小说几乎都与创伤有关,尤其是《第二层皮》。《第二层皮》以五十九岁的退役海军中尉斯基泼自述的形式,讲述了他和女儿卡桑德拉不断遭受的种种创伤事件以及他最终得以从创伤中复原的故事。该小说中,霍克斯描绘了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那里充斥着战争、死亡、背叛、暴力和强奸,大多数人因无法逾越创伤后精神障碍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有少数几个幸存者勇敢地直面创伤并尝试各种方式努力从创伤中复原。本文从创伤理论的视角解读《第二层皮》,探究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经历的种种令人绝望的创伤事件,主人公斯基泼的创伤症状以及他如何从创伤中复原。从创伤理论的视角解读《第二层皮》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霍克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更有助于探讨小说的现实启示意义,即为人们提供解决创伤后心理难题的途径。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组成,正文部分又分为三个章节。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约翰·霍克斯及其作品,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对《第二层皮》的研究现状,而后简要介绍了创伤理论和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斯基泼经历的父母相继死亡、妻子惨死汽车旅馆、女儿跳塔自杀以及属下发动暴乱和卡桑德拉经历的丈夫背叛以及被士兵强暴等创伤事件,并探究死亡、暴力、背叛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第二章探讨了主人公在面对创伤时所表现出来症状,包括经历创伤时的麻木、回忆创伤时支离破碎的意识和创伤后的自我迷失和强烈孤单感,以上创伤症状揭示了受害者内心巨大的痛苦。第三章论文结合赫曼的创伤疗法,阐述了主人公与自身创伤经历和解并最终回归了正常生活,意在说明创伤受害者可以通过重建安全感、叙述创伤事件和重建与他人和社区关系等方法治愈创伤。论文结论部分指出心理创伤虽难以完全治愈,但是创伤受害者可以通过创伤疗法逐渐疏导心理创伤。经历创伤后,受创伤者应该积极面对创伤,勇敢讲述自己的创伤事件,重建与他人和社区的联系,从而治愈创伤。霍克斯将小说人物置身于多重创伤中,深入剖析创伤的原因、症状及复原途径,反映了霍克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担忧。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3D立体视觉原理以及三种裸眼3D显示技术应用到LED显示屏上的原理以及应用方法,对几种裸眼3D立体显示技术应用在LED显示屏上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 This pa
以染料激光为代表的第一代飞秒激光始于1981年,使人类第一次在微观世界中进入到飞秒时代。但是,由染料激光器输出功率较低和运转的不稳定性,使得超快领域的研究受到极大限制
“南方哥特”兴盛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方文艺复兴时期,它是美国文学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南方哥特作家借助颓败封闭的景致、怪诞的人物和离奇的事件来展现美国南方所特有
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力地促进了全球政治、文化、科学与技术的信息交流,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翻译才得以实现的。当今时代翻译正发挥着有史以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走向学科的翻译
美籍爱尔兰裔作家科伦·麦凯恩(1965-)是当今美国文坛的新起之星,其代表作《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结构精巧,主题深刻,获得200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无名艺人在世贸双塔间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华裔美国文学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繁荣,一批批杰出的华裔作家引领了华裔美国文学乃至整个亚裔美国文学的趋势和发展。邝丽莎即是近年来活跃在美国文坛的华裔女
节能型可变信息情报板是在构建“绿色交通”的理念下开发的一款低功耗可变信息情报板。其上位机开发、控制系统设计采用智能供电管理方案,可控制显示屏在不同环境、时段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