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临床观察芪术颗粒对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肝功能、血清学评分、肝脏弹性、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HBV-DNA阴转率、中医症状的影响,研究芪术颗粒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2.通过转录组学研究芪术颗粒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3.通过建立大鼠LSECs损伤模型,研究黄芪多糖、莪术油对LSECs微观形貌和杨氏模量的影响。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肝炎门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门诊、佛山市中医院肝病门诊,符合纳排标准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芪术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2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HBN-DNA、肝脏硬度、上腹部超声,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并在治疗结束24周时进行随访。2.动物实验: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5只,鼠龄6-8周,体重2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术颗粒组、秋水仙碱组。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纯橄榄油,其余各组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混合溶液,剂量3ml/kg,2次/周,造模8周,在造模14天开始给各组大鼠灌胃,造模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再从空白组、模型组、芪术颗粒组分别随机选取3个肝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学分析。3.细胞实验:提取原代正常大鼠LSECs,并以纤维化大鼠血清为干预措施,建立大鼠LSECs损伤模型。将细胞按正常对照组(正常LSECs+细胞培养液)、损伤组(损伤LSECs+细胞培养液)、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损伤LSECs+含低中高浓度黄芪多糖培养液)、莪术油低中高剂量组(损伤LSECs+含低中高浓度莪术油培养液)进行分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LSECs形态及窗孔情况,原子力显微镜测定各组大鼠LSECs杨氏模量。结果:1.临床试验(1)基线资料:治疗组41例(男性31例,女性10例),对照组41例(男性31例,女性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治疗24周后,治疗组ALT、AST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ALT、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FIB-4、APRI、GPR血清学评分:治疗24周后,治疗组APRI、GPR指数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4指数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数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FIB-4、APRI、GPR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DNA阴转率:治疗24周,治疗组阴转12例,阴转率66.66%,对照组阴转10例,阴转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肝脏弹性值:治疗24周,治疗组LSM由治疗前17.41 ±4.41Kpa下降至13.20±3.08Kpa,对照组LSM由治疗前17.21±5.11Kpa下降至15.01±4.61Kpa。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24周后,两组肝脏硬度均得到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说明治疗24周后,治疗组在改善肝脏硬度值上优于对照组。(6)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治疗24周后,两组门静脉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脾脏厚度由治疗前42.58±5.01mm下降至40.63±6.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脾脏厚度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24周后,治疗组能降低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脾脏厚度。(7)中医各项症状积分: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胸胁疼痛、脘腹胀闷、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肝掌和蜘蛛痣、肌肤甲错、舌象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胸胁疼痛、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肌肤甲错、舌像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脘腹胀闷、肝掌和蜘蛛痣、舌像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8)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24周,治疗组症状总积分由17.65±3.31分下降至8.04±3.33分,对照组症状总积分由18.48±4.23分下降至11.65±4.91分。以上两组组内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24周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9)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1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3.4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随访:治疗组有36人完成24周的随访,对照组有32人完成24周的随访,对68人治疗24周与随访24周的疗效指标进行分析,治疗组的LSM由13.18±3.13Kpa下降至12.43±2.75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LSM由15.20±4.52Kpa下降至15.08±4.95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脾脏厚度由40.26±6.11mm下降至39.91±5.9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脾脏厚度由44.36± 10.35mm下降至43.78±8.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由8.16±3.29分下降至6.94±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由11.25±4.73分升高至12.50±3.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症状脘腹胀闷、倦怠乏力、舌像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对照组中医症状胸胁疼痛、舌像较治疗24周时有所增加。2.动物实验(1)肝组织HE染色:正常大鼠肝脏经HE染色后,可观察到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小叶和汇管区结构清晰。模型组可见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轻度扩张,肝小叶结构受损,肝细胞变性坏死,出现空泡改变和排列紊乱。芪术颗粒及秋水仙碱组可见肝小叶结构改善,肝细胞空泡减少,排列整齐。(2)肝组织Masson染色:正常大鼠肝脏经Masson染色后,可见正常肝细胞,肝窦结构明显,无胶原沉积及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纤维间隔形成,胶原纤维沉积和假小叶形成,芪术颗粒及秋水仙碱组可见肝小叶结构改善,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在20倍视野下,各组随机选择5个视野,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各组纤维化面积区域与整个视野的比例,使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各组之间的差异,可知各组纤维化面积比例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芪术颗粒能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胶原纤维的沉积,缓解肝纤维化。(3)转录组分析:芪术颗粒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调控Focal adhesion(粘着斑)、ECM-receptor interaction(ECM-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信号通路)、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人乳头瘤病毒感染)、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钙信号通路)、Gap junction(间隙连接)、Prostate cancer(前列腺癌)、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resistanc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Proteoglycans in cancer(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等多条通路及ItgbI 1、Spp 1、Lamc2、Col6a1、Col1a2、Itgb6、Itgb4、Bmp4、Erbb2、Epcam 等数个靶基因有关。3.细胞实验:(1)黄芪多糖对损伤LSECs开窗率的影响:正常组与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与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间中位数可知,肝纤维化损伤血清可引起LSECs失窗孔,含黄芪多糖的细胞培养液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只有在黄芪多糖剂量达到中剂量时,黄芪多糖的改善作用才会明显突出,并且中、高剂量细胞的开窗率几乎达到正常水平。(2)黄芪多糖对损伤LSECs杨氏模量的影响:正常组与损伤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组与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芪多糖各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数据中位数,可知肝纤维化损伤血清会使正常LSECs的杨氏模量降低,而黄芪多糖可升高损伤LSECs的杨氏模量,但是不呈剂量依赖,也不能达到正常细胞的水平。(3)莪术油对损伤LSECs开窗率的影响:正常组与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组与莪术油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高剂量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各组间中位数可知,肝纤维化损伤血清可引起LSECs失窗孔,含莪术油的细胞培养液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只有莪术油中剂量才能发挥效应,低、高剂量莪术油组与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莪术油对损伤LSECs杨氏模量的影响:正常组与损伤组、莪术油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与莪术油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中剂量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数据中位数,可知莪术油对损伤LSECs的杨氏模量影响显著,呈剂量依赖,莪术油高剂量组杨氏模量接近正常细胞的水平。结论:1.芪术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气虚血瘀证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疗效,能缓解气虚血瘀症状,改善血清学评分,降低肝脏硬度、减少脾脏厚度,无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芪术颗粒是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为芪术颗粒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2.芪术颗粒可能通过调控粘着斑、PI3K-Akt、ECM-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及ITGBL1、SPP1、LAMC2等数个靶基因发挥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3.黄芪多糖、莪术油对损伤LSECs的开窗和杨氏模量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对LSECs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呈现相同的趋势,因此推测黄芪多糖、莪术油可能通过影响LSECs的细胞骨架,从而影响细胞的开窗和杨氏模量来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