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与文学上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以来,中国处于从封建帝国向独立的民族国家行进的路途中,在内部嬗变和外部冲击的双层压力下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现代化和城市化成为该时期最为核心的政治诉求,城市特别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口岸城市最早成为实施这一诉求的主要场域。上海也因其殖民都市的境遇与中国近现代史发生的同步性,被看做是“提供了用以说明中国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锁钥”,从而诱发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建构与都市文学研究的日渐升温。但现代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执迷”(夏志清语),导致对现代性过分的依赖,使得“民族国家”、“启蒙救亡”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叙事,城市现代性和日常现代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文学上海研究呈现出“去地域化”、“去本土化”以及意义超载的现象。因此,将都市生活作为核心观照对象,通过历史考察和文学文本细读,还原都市变迁过程中作家都市书写的历史情境和心理图景,从而凸显文学上海的“中国经验”和本土特性就成为必要。从传统小县城到民国大都市,从孤岛时期沉沦的畸形都市到全面改造、压抑的共和国城市,从80年代后期商品经济冲击下城市生活的日渐恢复到当下都市的全面扩张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新定位,百年上海经历沧桑,而它最大的遭遇无过于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到都市生活方式的急遽过渡,这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相契合,其差别只有范围、深度、表现形式和时间延滞早晚的不同。因此,对上海的关注,是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都市生活方式的关注,也是对当下中国和世界最大现实的关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是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代表人物路易斯·沃斯提出的,主张从社会生态学视野、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有其精神个性和心理体验特征等三方面把握都市生活区别于乡村生活的根本特征。从精神个性和心理体验特征角度考察都市生活,显示了沃斯与德国早期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的师承关系,体现了西方城市社会学“从实证走向人文”的逻辑进程,这一点与中国都市文学创作和研究领域关注个体感性生存和精神生态存在先天的契合,也成为论文重要的理论资源。研究都市生活回避不开日常生活的关注,因为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都市生活的变迁最终都能在日常生活领域反应出来,正如齐美尔所指出的:“即使是最为普遍、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因此,经由日常生活场域追踪都市文学的变迁成为重要的研究路径。而近代以来启蒙、救亡话语和文学中的宏大叙事成为压倒性力量,导致日常生活在都市文学创作、研究领域有意无意的遮蔽,因此从日常生活角度研究文学上海,有助于“破除种种改写上海历史背后的神话统治,恢复人们对历史经验之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感受与记忆”。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市民社会的兴起,日常生活的独立价值开始得到承认,国外社会学和哲学领域的“日常生活”转向带来的影响和理论资源,使得从日常生活角度研究都市文学成为可能,并涌现出众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提供借鉴、开启思路的同时,也显示出目前研究现状中的薄弱环节:1.一般将“日常生活”叙述与现代性联系起来考察,无意中淡化了日常生活的都市场域,因此也关注不到“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与前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区别特征。2.因过度聚焦于现代性,仅仅从反映论的单一角度将“文学中的日常生活”看作“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的附庸,没有看到二者间的辨证关系;作家作为都市日常生活的主体,其充满体验性的日常实践及对日常生活的抵制或超越常常被忽视。3.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日常生活叙事形态的研究,但在整体上呈现出零散和不系统的状态,目前还没有从“日常生活”角度对20世纪“文学中的上海”进行系统考察的。鉴于此,本论文以“日常生活与文学上海”为题,将场域定位于20世纪最重要的都市——上海,在借鉴城市社会学、时间地理学、文化史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代表性作家小说、散文(含杂文)作品的细致研读,从“日常生活”角度分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到底给文学带来了怎样的新质?论文将从文学文本与城市文本的互动共生中分析以下主题:在20世纪作家笔下,都市“上海”呈现出怎样的日常“现实”?不同作家对于这一“现实”“再现”的方式有何异同?导致差异的原因何在?他们有关上海的“日常生活叙事”有何共同特征或规律?对于上海文学形象的建构上有何贡献?在从乡土向都市生活的变迁过程中,这些作家在城与人的交接和遇合上给当下中国提供了怎样的经验?论文关注的是都市生活给文学上海带来的新变,因此在代表性作家、作品的选取上,主要关注具有以下特征的文学想象:它首先是在上海居住过的作家的创作;其次是作家对于上海“此在”生活给予了有意识的关注,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时代印记和地域特点;再者,作家对于都市生活方式进行过观察、审视和思考,这往往体现在对都市生活的描摹、再现和批评中:或者自觉将都市上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或是关注处于乡土、都市临界状态下的人物类型,或者聚焦时代氛围氤氲下都市生活内部潜隐和局部异动。在分析当前都市文学研究现状基础上,结合个人研究兴趣和创新的可行性,论文最终确定韩邦庆、鲁迅、张爱玲、王安忆等四位作家为主要关注对象,研究他们在小说、散文方面充满体验性和独特性的都市书写。这几位作家对“文学上海”的书写几乎都表现出对城市现代性中宏大叙事传统的规避,而关注上海百年变迁中较为日常的、市民的、私性的都市生活,建构了类似陈思和所说的文学“都市民间”,相对于夸张变形的、移植想象式的上海书写,他们的写作带有平实的社会学色彩,带有日常生活的况味。在对不同历史时段都市生活的自觉摹写和上海文学形象的建构上,他们的贡献不容回避。而他们进入都市、面对都市、写作都市的日常实践本身也构成了都市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规约着他们的都市书写。论文希望通过分析作家创作的心理特征、在都市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再现方式的独特性上,力图复原20世纪作家笔下的人物及作家本人在城与人、城与文遇合上的极大丰富性,并在研究的实践中激发出创意和生机。论文的总体创新体现在:1.从生活方式角度把握都市生活和文学都市,为都市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作家都市书写的特征分析和梳理,再现了20世纪文学上海的日常生活图景;3.在都市文学研究领域广泛引鉴西方城市社会学、日常生活和空间研究理论,体现出研究方法的创新。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证论文选题的缘由和必要性,并交代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整体框架。首先分析了上海与现代中国、上海在城乡关系格局的特殊地位,说明将20世纪的上海作为考察都市生活变迁的依据;其次,在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指出论文选题的理论出发点和研究基础;再者,介绍论文的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最后指出论文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围绕四位作家的小说、散文(含杂文)等创作实践进行具体的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批评实践。在综合考察城市文本、细致研读文学文本基础上,试图揭示出都市生活现实对于作家书写的潜在规约,作家对日常生活抵制和超越的可能和智慧,以及都市日常生活中具有的“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主体部分无意建构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和阐释方法,但会重点关注以下三点:1.关注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以作家日常实践的历史解析和作品的文本细读为主体,最大限度凸显研究对象的个体性和体验性,建构自下而上的都市文学研究路径。2.关注作家生活的都市历史情境,注意从时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把握作家都市书写的根本特质。3.关注都市书写再现过程中的媒介影响,也即都市媒介形式对于文学表现的丰富和参与。第一章:都市肇始的日常书写者:韩邦庆。本章以韩邦庆的都市生活和日常生活写作为例,描述清末民初都市日常的新变,论述《海上花列传》在早期都市日常书写中的开创意义、在都市空问写作形式上的创新性和作品屡次遭弃的原因。首先,通过与明清士妓的交往形式及情艺生活的对比,揭示《海上花列传》因为金钱和欲望的介入而引起妓院情感形式的复杂化。通过两类情感形式和两类都市空间的对照,揭示都市肇始时期传统家庭、社会结构及伦理价值观岌岌可危的现实,不受外界侵蚀的古典私乐园终将无可挽回的“失掉”。其次,借鉴时空地理学的时空动态图,分析晚清小说时间形式的新变、交通方式的混杂带来移动的复杂性以及移动方式在城市空间建构上的意义。本章的创新点在借鉴时间地理学理论和空间理论分析《海上花》中混杂的移动方式与城市空间建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内在关联,指出小说的突出价值在于开启了与传统历时性的传奇体完全不同的空间写作形式,以及作家表现出明显的都市意识和展示都市全景的意图。将近代富有争议的《海上花》纳入都市文学研究系统,有助于推动对《海上花》文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第二章:殖民都市的批判与照相者:鲁迅。本章围绕鲁迅上海十年的生活和杂文创作,分析都市生活对于鲁迅后期杂文写作的影响,上海殖民语境带来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立场的微调;他对殖民都市众生相的照相和文化透视,对都市文化领域权力的抵制,都显示出对日常都市的精准把握和超越的智慧。论文首先分析他通过漫步都市、弄堂幽居和报刊阅读生活建构起与都市的联系,概括出鲁迅疏而不离的都市旁观者和文化守夜人的都市角色;其次将鲁迅对于半殖民地都市市民众生相的杂文写作与历史照相术联系起来,通过分析鲁迅杂文写作与照相术的关系,论述鲁迅后期杂文体现出的日常性、视觉性的特点,以及杂文书写作为他历史写作的重要方式。此外,鲁迅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多角度的书写,他与30年代图书报刊检查制度的斗争中体现出对权力抵制的智慧,他对商品竞卖时代文坛怪象的批判体现出知识分子的道义坚持,都有着一致的关注点:即在商品化、殖民地情境下“立人”问题的实现和文化批判的兴趣。本章的创新点在于打破偏执于纯文学文体的研究传统,将鲁迅后期杂文纳入都市研究视野,借鉴罗兰·巴特《明室》中的摄影理论和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分析和探讨了作家与都市的共生关系,对鲁迅研究领域中单一将乡土写作作为鲁迅研究“正脉”提出质疑,也是对城市文化研究中将海派文化视为上海城市研究固有模式的突破。第三章:时代梦魇的日常呈现者:张爱玲。本章主要论述张爱玲处于时空封锁背景下的都市日常生活写作,认为只有将日常生活置于“乱世”的背景下才能理解她在日常生活和饮食男女上附着的热情。首先,通过辨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戏剧化”和“日常生活的戏剧化”,结合文本论述她多次提到的都市生活的二轮性特征;其次,通过借鉴芝加哥社会学派二代学者欧文·戈夫曼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相关理论,考察张爱玲小说中处于传统社会和现代过渡期中上海市民的人际交往形式和家庭关系的隔膜。正是通过多重镜像中对人物“假扮”的揭破,张爱玲体现出对饮食男女的超越和对都市生活的深刻省思。再者,通过对公馆和公寓两大都市空间书写的梳理,分析了都市文明背景下传统家族生活的不合时宜和诡异的扭曲,以及中产阶级思想背景中的传统道德负累,它们共同构成小说人物难以摆脱的“时代的梦魇”。此外,张爱玲对于家庭居室空间的发现和最大限度的开发,提供了空间功能与家庭政治结构的关联通道。最后,通过分析小说中“艳异的瞬间”和“文本的阻滞”特征和原因,揭示“封锁”的历史情境对于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根本影响,从而理解处于乱世中的作者对于都市日常生活的沉溺和超越。本章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的理论用于张爱玲笔下的都市人际关系的分析,此外对公寓生活、生活的戏剧化等都市独有的日常体验的分析都是此前研究者少有关注的。第四章:弄堂生态的持久关注者:王安忆。本章关注新时期作家王安忆的上海书写,将其核心内容定位于对上海弄堂生态性的发现和全面书写上。通过分析弄堂生态中的构建主体、弄堂生态的侵入和扰动、调节弄堂生态的市民道德、生活逻辑,维系生态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神话传说、流言等精神力量以及弄堂作为独特建筑形式所具有的自然特征,揭示弄堂生态的多面立体的含义。其次,分析王安忆弄堂生态书写背后的日常历史观和日常生活审美的主观意图,她对于弄堂生态挽歌式书写和日常生活审美背后清醒的“寻找上海”的理性意图。本章的创新在于第一次提出“弄堂生态”的概念并进行全面立体的解析。第五章:百年都市日常的见证者:上海的女佣部落。本章是在作家专论上的综合分析,主要选取四位作家笔下均涉及到的女佣题材进行比较和分析,试图通过不同时期作家对于女佣生活的叙述角度和再现方式的不同,考察作家在日常生活书写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上海百年变迁过程中,女佣群体作为都市日常生活的主体和见证者,同时也是从乡土向都市变迁过程中最具体和最直接的承载者,因此对百年女佣群体的交往对象、职业意识、情感生活的考察就具有代表性意义,特别是对女佣群体中私通、姘居、同居等亲密关系的分析,体现了都市变迁过程中男女亲密关系之变,而不同时期作家对于女佣生活的叙述角度和再现方式的不同,则增强了认识这一问题的层次感和丰富性。结语部分论述四位作家在“文学上海”书写的相似特征、存在的继承和联系,以及从日常生活角度书写都市的特点和意义,并尝试得出整体认识:百年文学上海的日常生活书写与商品经济的繁盛、市民阶层的形成、政局环境的宽松等都有一定关系;宏大叙事虽对日常生活形成抑制,但也会激起日常生活叙事的反弹及作家对日常生活抵制或超越。正是在对日常生活极具个性的书写、复杂情感的投入以及对日常生活抵制和超越上,作家与都市充满体验性的遇合为20世纪的都市文学提供了独特而有意味的中国“经验”。
其他文献
3D打印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新兴制造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桌面化将成为3D打印设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3D打印设备驱动技术进行研究,不但有很重
近年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逐渐升温,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频繁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所产生出的海量数据,并将与之有关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一并关联。各种各样
由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3G和4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手机终端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手机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随着苹果的热卖,安卓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消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人类用无线电通信来解决远距离消息的传输问题。通信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消息的发送,接收和处理过程更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电信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广移动数据业务,但消费者愿不愿意使用移动数据业务是限制其业务市场大小的重要原因。因此,这就面
伴随着传统电信市场用户饱和度逐年提高,用户增长趋势已经趋于缓慢,仅仅依靠增量客户带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发展模式已显疲态,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将存量客户作为其重要资源。201
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从高精尖向逐步平民化,至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触手可及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使“天涯”变成了“咫尺”,拓展了生活领域
汽车产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但被国家看作是支柱产业,而且在发展中也成为了考察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
研究背景及目的登革热是最常见的世界范围内通过蚊媒传播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作为登革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媒介,能迅速引起病毒的蔓延和传播。在世界范围内100
现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创造力被认为是人才竞争的核心能力。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音乐学习对人的创造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因为从音乐作品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