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养殖系统条件下的造礁石珊瑚人工繁育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s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珊瑚礁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大规模退化的背景下,造礁石珊瑚的人工繁育是近年来珊瑚礁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通过构建不同的陆基珊瑚培育系统进行造礁石珊瑚人工繁育中的无性断枝培育及有性繁育过程研究,分别在微型陆基珊瑚养殖系统条件下进行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及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的无性断枝培育;大型陆基珊瑚养殖系统条件下进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黄藓蜂巢珊瑚(Favia favus)、叶形牡丹珊瑚(Pavona frondifera)及薄片刺孔珊瑚(Echinopora lame)的无性断枝培育;特定陆基珊瑚有性繁育系统中进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的有性繁育过程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微型陆基珊瑚养殖系统条件下三种珊瑚的断枝幼体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为:指状蔷薇珊瑚>十字牡丹珊瑚>澄黄滨珊瑚。三种珊瑚断枝的体积增长倍数及重量增长倍数与其共生藻Fv/Fm值均呈正相关;与D1a、C1型虫黄藻共生的指状蔷薇珊瑚断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仅与C1型虫黄藻共生的十字牡丹珊瑚断枝,其Fv/Fm均值差异不显著,而仅与C1型虫黄藻共生的十字牡丹珊瑚生长速度显著高于仅与C15型虫黄藻共生的澄黄滨珊瑚,其Fv/Fm均值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珊瑚断枝的生长与其共生藻种类及Fv/Fm值密切相关,可为珊瑚礁修复工作中的珊瑚种类选择和断枝培育提供理论支撑。2.以循环水处理系统为核心的大型陆基珊瑚养殖系统可构建适宜珊瑚生长的环境条件,该条件下四种珊瑚的断枝幼体存活率均高于80%。与C1亚系群虫黄藻共生的黄藓蜂巢珊瑚、叶形牡丹珊瑚及薄片刺孔珊瑚和与C15亚系群虫黄藻共生的澄黄滨珊瑚Fv/Fm均值分别为0.58、0.61、0.62、0.39。其生长速度分别为:薄片刺孔珊瑚>叶形牡丹珊瑚>黄藓蜂巢珊瑚>澄黄滨珊瑚。结果表明适宜的环境理化因子和所培育珊瑚品种的共生藻种类及其光生理特性是陆基系统条件下进行珊瑚人工无性断枝培育的重要参数。3.陆基珊瑚有性繁育系统中人工培育至性成熟阶段的丛生盔形珊瑚为雌雄同体,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经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及浮浪幼虫期,其卵母细胞不存在虫黄藻,浮浪幼虫在附着5 d后开始获得环境中虫黄藻。具有微型孔洞结构且覆盖有虫黄藻的水泥底座有利于提高珊瑚幼虫附着变态发育。受精卵发育到棒状浮浪幼虫需要约48 h,30 d可以发育为具有完整骨骼结构、触手活跃的珊瑚幼体,90 d可发育具有多个口杯并开始无性增殖形成群落。表明丛生盔形珊瑚的胚胎及幼虫具有发育快、附着率高、生长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陆基珊瑚养殖系统可维持稳定适宜的不同珊瑚生长发育条件,可进行珊瑚人工无性断枝培育及人工有性繁育研究工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造礁石珊瑚的人工繁育技术来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珊瑚人工繁育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矿井电磁技术在煤矿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现状,例举了矿井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矿井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等技术在井下所使用的仪器、装置形式、工作参数、工作环境及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和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是由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L.)传播的小麦病毒,这两种病毒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更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才能给中小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
针对陕北地层特征的差异性,在分析、研究陕北靖边、甘泉、安塞、延长油区等地区100多口直井和定向丛式井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应该地层特征的低固相(固相含量≤8%)及无固相
本文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驱动文献进行综述与评析的基础上,基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企业性质嬗变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观察和分析,建立一个制度演进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
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药研究手段日益丰富,随之产生的大量信息、数据,亟须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处理。本文简要综述了常见化学计量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提出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是指在消费领域,法律规定的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主体针对经营者实施的损害消费者公共利益的不法经营行为提起公益诉讼,请求法院进行审判的实体权
目的:该文旨在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新生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分离培养的肺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系列鉴定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LPS组;LPS组用10ug/ml的LPS处理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于0h、6h、12h、24h、48h时间点收集细胞标本进行检测,采用划痕实验观察LPS对肺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