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发生动态交互作用,同时由于资产价格的波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商业银行信贷会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本文以信贷周期做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宏观视角,中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对信贷周期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宏观层面,本文以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的关系为基础展开研究,认为信贷周期主要受自身信贷行为影响,货币供应量与汇率也是影响信贷周期的重要因素;在中观层面,引入房地产市场作为金融加速器研究信贷周期,基于金融周期理论对信贷周期进行外延式拓展研究;在微观层面,本文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微观经济特征:商业银行的规模、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指标、存款增长率,重点研究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产生的影响,检验了货币政策平滑信贷周期机制是否成立。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研究目标和相关概念进行解释,然后介绍本文的写作研究思路和使用的分析工具,最后总结了本文主要贡献,可能的创新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主要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成因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首先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的范畴进行界定,分别是以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相关关系为中心进行内涵研究,以资产价格波动的金融周期理论对信贷周期进行外延式研究,同时结合文献得出信贷周期的典型特征,并以美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为实例描述了银行信贷周期典型事实,使用美国数据对信贷周期及商业周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图形说明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对信贷周期的各种理论假说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从信贷周期理论的历史渊源开始,直到1980年以后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信贷周期理论,并且对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信贷周期理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强调经济中金融因素的作用,即金融加速器理论与金融周期理论;最后本章基于微观视角总结影响银行信贷周期的四个原因:银行业自身的信贷行为、银行间的竞争行为、银行业信用风险和银行监管。第三章主要对我国信贷周期及其成因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1992年到2014年的信贷周期进行阶段性分析,得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信贷的周期性运动,然后基于我国信贷周期和商业周期之间的相关关系,总结了我国信贷周期的基本特征;接着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对我国信贷周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描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周期与商业周期的关系、信贷周期与房地产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货币政策、银行监管与信贷周期的关系,以期从不同视角研究信贷周期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更为合适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以平滑信贷周期;最后,对目前研究信贷周期成因使用的实证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使用的方法。第四章基于宏观视角对信贷周期的内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包含六个宏观经济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1996-2014年宏观时间序列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银行自身信贷行为是形成信贷周期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解释信贷波动的85%左右,然后依次是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的变动对信贷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其中汇率变量在长期内对信贷周期的影响在逐渐增加。最后在本章以2005年汇率改革事件做为样本分组依据,发现在进行汇率改革后,信贷周期除了受自身信贷行为影响之外,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对银行信贷的冲击影响显著增强,说明了货币政策对信贷周期的重要影响。第五章基于中观视角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资产价格波动对信贷周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房价和土地供给量做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中国2003-2011年间的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检验房地产市场金融加速器的存在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确实存在房地产市场金融加速器,即房地产市场价格与信贷周期之间的关系是单方向影响的,不存在双向的反馈关系。结果表明除了信贷周期自身影响外,在长期内,房地产价格可以解释信贷周期波动的20%左右,得出结论:房地产价格是形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第六章基于微观视角考察商业银行自身的微观特征对信贷周期的影响,同时在控制了这些微观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的影响。为了保证实证研究的可靠性,本章首先建立理论模型,然后再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模型方面,首先建立商业银行的古诺竞争模型说明了银行间信贷数量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个数,其次建立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模型得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决定的因素,发现商业银行的三个微观特征决定了信贷周期,分别是:商业银行的规模、流动性和存款增长率。在实证方面,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考虑商业银行自身三大微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信贷周期的影响,证实了货币政策具有平滑信贷周期的作用。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对于改善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全面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和平滑信贷周期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