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行政执法。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监管的重要部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作为我国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发展,其执法领域在不断拓宽,执法权限在不断扩大,执法形式在不断变化,对市场经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增加。同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这些都说明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已进入攻坚阶段,需要在理论上对其执法行为、执法问题进行研究,作出科学分析定性和分类,以指导执法实践,使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能够依法健康发展,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本文共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基本概念,认为应采用狭义的行政执法概念来作为研究的基础;其次归纳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主体和体制,最后着重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形式做了分类,按照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的顺序做了详细阐述,尤其是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确认的分类,在我国目前同类研究中尚不多见。 第二部分是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现状评析。首先回顾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历史发展,以历次职能调整为主线,将其历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次分析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取得的成就,从法制建设、队伍建设、执法行为、创新机制和执法监督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考察了目前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执法主体、行政相对人、执法行为、执法程序四个角度进行分类考察,重点放在执法行为角度;最后对执法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共有6项原因:1、执法趋利,2、立法不完善,3、执法环境原因,4、执法体制原因,5执行难,6、执法监督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