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多波段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本文采用GALEX天文卫星的紫外成像数据,KPNO和CTIO两地面天文台的Hα窄带成像数据,PINGS项目的光学积分场光谱(IFS)数据,Spitzer/MIPS中红外24μm成像数据,以及KINGFISH项目Herschel/PACS远红外70μm,100μm,160μm成像数据,并以由IFS数据测得的Hα/Hβ改正消光后的Hα光度作为基准,对5个近邻恒星形成星系中的恒星形成区进行了以Hα和中远红外数据相结合,以及远紫外和中远红外数据相结合作为恒星形成率指示器的定标研究。  研究发现:对于光度在1034-1039erg s-1范围内的恒星形成区,Hα光度与各中远红外波段光度的结合能够紧密示踪由巴尔末减缩改正消光的Hα光度,RMS弥散为0.2-0.27dex。Hα与24μm相结合的定标结果与Calzetti et al.(2007)基于33个近邻星系中的220个恒星形成区所得结果相一致,Hα与70μm相结合的定标结果和Li et al.(2013)基于NGC6946所得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结果虽是基于仅包含5个星系的小样本研究所得,但其仍具有统计意义和可应用性。  远紫外与中远红外光度相结合的定标方法对于高光度恒星形成区能够相对较好地示踪改正消光后的Hα光度,而对于光度小于1036erg s-1的暗弱恒星形成区其消光改正结果比通过巴尔末减缩原理所得的Hα消光结果系统性偏高。
其他文献
M87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非blazar(耀变类星体)的AGN(活动星系核)类TeV(1012eV)源,它有着快速的TeV耀变,以及非常平的TeV光谱。类似blazars,M87作为一个射电星系,其核区的辐射虽然
大质量恒星在星系的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星系中重子物质和UV辐射的主要来源。然而,对于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和演化现在还知之甚少。首先对其起始条件不清楚;其次,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多年以来宇宙起源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宇宙学奇点问题上。本文给出了一个可以避免宇宙奇点的模型,即反弹暴涨模型,并用最新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限制。该模型描述了宇宙
如果奇异夸克物质为宇宙中最稳定的基态这一假设成立,那么完全由夸克物质组成的致密天体——奇异夸克星,将成为致密星旗下的另一个有别于中子星的分支。通过对r-模不稳定性的研
描述哈密顿系统的混沌运动需要依赖于可靠的数值方法和混沌识别方法。本文主要工作在于数值方法的开发与利用。   我们在Chin等提出的四阶力梯度辛算法基础上构造了两类显
据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个低阶的后牛顿近似拉格朗日函数动力学的方程式可以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到无穷高阶的后牛顿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式,并且所展开的无穷高阶的后牛顿欧拉拉格朗日方
光变是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的一个普遍现象。通常认为,低红移类星体的光谱在越明亮时相对越蓝。本论文利用SDSS巡天数据研究类星体光谱光变。本文第一章简要介绍类星体及巡天,综
在不引入暗物质的情况下,MOND可以成功地解释众多星系动力学现象。但是MOND只是一个唯象理论,为了给出一个完备的理论,后续发展了一些.非相对论与相对论理论。   宇宙大尺
天体力学数值方法作为天体力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在辛算法的提出后得到长足发展,辛算法保持哈密顿系统辛结构且计算过程中系统没有能量和角动量的长期误差累积。辛算法适用于哈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