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亚胺培南早期使用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对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为烧伤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理论依据。 方法: 1.亚安培南在烧伤早期机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A组:烧伤组(n=8)和B组:正常对照组(n=8);两组均于20min内静滴100mg IPM,用微生物琼脂打孔扩散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所选时相点药物浓度,计算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 2.亚安培南对烧伤早期体内炎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16只烧伤早期家兔随机分为2组,T组:用药组(n=8)和C组:对照组(n=8);T组按照100mg Tid的剂量给予IPM,C组不给药,分别于伤后8h、12h、16h、24h、48h、72h及烧伤前共7个收集痂下组织液和血液标本。用ELASA夹心法测定所选时相点痂下组织液和血浆标本IL-6、IL-8、TNFα的含量。 结果: 1.亚胺培南在正常家兔体内的β为(0.68±0.10)1/h,T(1/2)β(1.04±0.16)h,AUC为(15.15±2.96)μg h m-1,Cls为(6.81±1.17)L/h。亚胺培南在烧伤家兔血浆中β为(0.47±0.07)1/h,T(1/2)β(1.53±0.27)h,AUC为(22.68±7.64)μg h m-1,Cls为(4.91±1.43)L/h;亚胺培南在烧伤家兔痂下组织液中β为(0.28±0.05)1/h,T(1/2)β为(2.53±0.42)h。与对照组相比,痂下组织液中β分别是烧伤血浆及正常血浆中值的0.60和0.41倍。在痂下组织液中T(1/2)β分别是烧伤血浆及正常血浆中值的1.47和2.43倍;烧伤组血浆AUC值是正常对照组血浆AUC值的1.50倍,烧伤组血浆CIS值是正常对照组血浆0 值的0.72倍,各自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亚安培南在痴下组织液中在用药后 lh即可以检测到,有效浓度可维持 6~8 h。 2.家兔伤后血浆中IL.6、IL-8及TN’-a中含量较伤前明显增高,在烧伤早期应用IPM可以有效抑制烧伤机体俪下组织液和血浆中IN’--a。IL-6、IL-8的水平。两组痴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a、n-6、IL-8含量的显著性差异与应用抗生素WM密切相关。结论:1.亚胺培南在烧伤早期痴下组织液及血浆中的半衰期较正常血浆显著延长,在用药后 lh在痴下组织液中即可以检测到,有效浓度可维持 6~8 h。2.烧伤后在俪下组织液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 IL乃、IL七、TNF a,其含量明显高于血浆中的水平。3.研究结果表明,伤后20分钟使用抗生素能在俪下组织液中形成抗生素保护屏障,可以有效地防止创面细菌的侵袭性感染;烧伤创面是生成细胞因于的重要策源地,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痴下组织液和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对减轻SIRS、对减少MODS的发生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