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线虫是土壤中存在数量最大,物种类群比重最多的土壤动物,是土壤中最为活跃的生物类群之一,它直接或间接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动和能量流动,不仅能够通过自身的分解消化有机质,还能够起到对能量传输和养分转化起到作用。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对农田耕地的含水量、有机质、pH值等成分十分敏感,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和个体数量。人类耕作活动使线虫发生改变,同时使不同经纬度地带产生分异差别。因此,线虫作指示生物,其不同功能类群和分布规律能够揭示土壤质量好坏、为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发展、保护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提供有效真实的科学依据。 研究分别选取不同纬度带与经度带典型区,以不同管理条件耕地为研究基础,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经纬度地带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和分布规律,探讨土壤线虫在不同经纬度下群落关系特征、探讨不同自然群落或不同管理方式下耕地的土壤线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并揭示不同生态管理条件土壤线虫群落地域分异规律。 本次调查研究,在不同纬度带上从北到南共捕获线虫属50属,404963条,其中大兴安岭39属、155560条、小兴安岭36属、124609条、东部山地36属、124794条,从南到北呈递增趋势。优势属包括:Acrobeloides、Rhabditis、Paratylenchus、Cephalobus。不同经度带从东到西共捕获线虫属45属,346776条,其中东部林地东部山地36属、124794条,中部草原34属、118848条,西部沙地32属、103134条,从东到西呈递减趋势。优势属包括:Acrobeloides、Cephalobus、Ditylenchus、Metateratocephalus。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管理条件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分布规律产生影响,不同管理条件土壤线虫群落的优势属和常见属不同,其共有属不多。说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产生差异性,并随着土层的不断加深呈下降趋势。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管理条件对土壤线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样产生影响,在四种管理条件中,稳定性和多样性比较:有机耕地>半有机耕地>无机耕地。不同管理条件线虫的营养类群差异显著,无机耕地不利于杂食-捕食线虫的存在。 土壤环境动态变化结果为,有机耕地施用天然粪肥,增加了大量有机质和矿物质,能够改善和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土壤pH值处于中性,土壤其它理化性质如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全磷的含量都有效提高,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施用化肥的无机耕地,能够加大生产力提高生产力,但是对土壤的破坏程度高,降低土壤的pH值,但是与对照农田防护林相比较,土壤的理化性质含量也有较少的提高。线虫个体数相对丰度都与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本文不仅从地域分异角度研究了黑龙江省土壤线虫特征和分布规律,并且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从土壤的不同管理条件下对土壤线虫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