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工业进程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太湖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湖泊的富营养化加剧,蓝藻水华的爆发是水体富营养化重要特征之一。微囊藻毒素是水华蓝藻产生的主要毒素,对水生生物、生活饮用水、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技术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建立并优化了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中的方法。将方法应用于2009年6月至12月太湖XGK、XTG和HLZ三个港口的太湖水中三种微囊藻毒素进行监测,发现MC-RR检出率最高为71.4%;其次是MC-LR检出率为42.9%;MC-YR的检出率为28.6%。对气象因素与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示夏秋季节为微囊藻毒素浓度最高的季节,应加强防范,做好早期监测。使用微囊藻毒素酶联免疫测试盒反复测试,发现酶联免疫法在0.25~4.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88.8%~92.0%,相对标准偏差在6.5%~14.5%。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太湖水中LR、RR、YR三种微囊藻毒素,线性范围为0.01μg/m L~1.00μg/mL,回收率为85.3%~91.6%,相对标准偏差为1.0%~3.0%,定量检测限为0.011μg/L~0.017μg/L。采用相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通过优化的三重四级杆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太湖水中LR、RR、YR三种微囊藻毒素,线性范围为5μg/L~500μg/L,回收率为87.2%~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6.1%~9.6%,定量检测限为5×10-5μg/L~8×10-5μg/L。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太湖水产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在白虾样品中检出了微囊藻毒素RR、LR。对上述三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酶联免疫法对微囊藻毒素特异性强,商品化试剂盒操作简便。但不能检测不同类别的毒素,在没有配备液相色谱等仪器的条件下,适用于对批量阳性样品的初筛;液相色谱法因其快速、灵敏的优点,能够实际应用于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分析周期短,所需样品量少。但由于液质联用仪在基层实验室配备率仍然较低,更适用于对干扰严重和存疑的样品进行确证使用。各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测方法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