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寒在与主流文学抗衡的过程中,逐渐受到关注。以韩寒现象为基点,研究其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命题。当代文学批评对韩寒现象基本采取“缺席”的态度。由这种关系而产生的问题是:当代文学批评应建立一种更为真诚的客观的批评态度,而不是因其自身的话语功能对非主流写作进行刻意塑造,导致自身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批评主体性的消失。在韩寒现象中,当代文学批评以其不可避免的权力话语,对韩寒进行了多方面的塑造。首先,是主流文坛中的作家、评论家在电视等媒体上的塑造。主流话语认为韩寒的一切所作所为是为了维护“韩寒”这个符号而进行的表演。这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表演说”,正是主流话语的权力意识的体现。强权的过分显露使得主流批评在批评过程中丧失了真正的主体性。其次,在当代文学批评中,存在以文学批评为幌子的“人品批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因主流批评话语的权力意识而导致的。这种塑造更明显地呈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侧面,即毫无限制地使用“性格决定论”的批评方法,导致歪曲了批评对象的本来面目。批评中的权力话语更明显地体现在一些论争当中。这种论争与文学本身的关系不大,因为关于文学批评的问题的提出总为其他话语所遮蔽,其遮蔽不仅显露了主流批评者的浮躁,也显示出批评理论在结合实践现象的时候的衰弱。批评理论常常生硬地把文本四分五裂,有的几乎达到无视文本的程度。比如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使用,就明显有脱离作者原意、刻意塑造之嫌。对于这种塑造,韩寒显示了精彩的反驳能力与批判技巧。这种反驳代表非主流文化对当代文学批评弊病的明确揭示,实际上提出了当代文学批评话语在时代面前的话语转型或重建问题。因此,当代文学批评与韩寒这样的“80后”作家的“断裂”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当代文学批评必须从自身的话语结构入手,结合具体文本,对韩寒等“80后”作家做出认真的分析。批评话语自身因此才更能趋向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