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与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花生产区的最北端与最南端,同时这两个地区也是重要的虫害发生区。本研究立足于这两个区域,利用马来氏网法,开展东北和华南花生产区的昆虫群落结构、多样性调查、研究与比较,为全面了解我国花生产区的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一步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分析害虫的发生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害虫防治策略奠定基础。本研究在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对东北花生产区(吉林四平、辽宁阜新、辽宁锦州、辽宁兴城)和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对华南花生产区(福建泉州、广东湛江、海南儋州)进行昆虫群落结构调查,并利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分析比较两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组成结构自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东北4个花生样点田共获得昆虫标本110,032头,隶属于14目、149科。其中,鞘翅目以瓢甲科、叶甲科为主,共占鞘翅目昆虫总数的83.41%;半翅目以叶蝉科和蚜科为主,共占半翅目昆虫总数的72.28%;双翅目以潜蝇科、摇蚊科、蚤蝇科、花蝇科、缟蝇科为主;鳞翅目以菜蛾科、卷叶蛾科、螟蛾科为主,3科昆虫共占鱗翅目昆虫总数的63.31%;膜翅目以姬蜂科、茧蜂科、隧蜂科为主,共占膜翅目昆虫总数的47.63%;缨翅目以蓟马科为主,蓟马科占缨翅目昆虫总数的 83.21%。2.东北花生产区区域间昆虫群落特征对比东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丰富度由高到低为:四平>锦州>兴城>阜新,优势集中指数由高到低为:兴城>四平>锦州>阜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与度指数由高到低为:阜新>锦州>四平>兴城。3.东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主要类群动态分析东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主要类群有瓢甲科、叶甲科、蚜科、叶蝉科、卷叶蛾科、螟蛾科、姬蜂科、茧蜂科等。瓢甲科主要为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在2014年8月中旬有一个发生高峰;蚜科主要为花生蚜,在2014年7月中旬有一个发生高峰;叶甲科主要是黑额光叶甲和双斑长跗萤叶甲,在2014年8月中旬发生量最大;卷叶蛾科在2014年6月上旬和8月中旬有2个发生高峰期,螟蛾科主要发生在2014年6月中旬,优势种为稻纵卷叶螟;姬蜂科和茧蜂科等寄生性昆虫主要发生在2014年8月上旬;叶蝉科主要为大青叶蝉和小绿叶蝉,在2014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量最大。4.华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组成结构自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华南花生产区共获得昆虫标本共计304,184头,隶属于16目,179科。其中,鞘翅目以瓢甲科、步甲科为主,共占鞘翅目昆虫的43.87%;半翅目以叶蝉科为主,占半翅目昆虫的90.97%;双翅目以长足虻科、潜蝇科为主;鳞翅目以螟蛾科、夜蛾科为主,占鳞翅目昆虫的46.97%;膜翅目以茧蜂科和缘腹细蜂科为主,共占膜翅目昆虫的52.43%;缨翅目主要以蓟马科为主。5.华南花生产区区域间昆虫群落特征对比华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丰富度由高到低为:湛江>泉州>儋州,优势集中指数由低到高:湛江<儋州<泉州,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与度指数由高到低均为:湛江>儋州>泉州。6.华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主要类群动态分析华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中主要类群中有瓢甲科、叶蝉科、夜蛾科、螟蛾科、茧蜂科、缘腹细蜂科等。瓢甲科优势种为龟纹瓢甲和异色瓢甲,主要发生在2014年8月至10月;叶蝉科在2014年10月和2015年5月发生量最大,优势种为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夜蛾科主要发主在2014年8月中旬和2015年8月中旬,优势种为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螟蛾科主要发生在2014年8月下旬和2015年8月中旬,优势种为稻纵卷叶螟、三化螟;茧蜂科和缘腹细蜂科发生高峰一致,均在2014年8月至9月和次年4月上旬发生较大,茧蜂科主要优势类群为斑痣悬茧蜂7.东北地区与华南地区昆虫群落结构对比通过一年收集对比,华南花生产区昆虫群落结构组成比东北花生产区丰富,获得的昆虫标本从数量以及种类上均比东北地区要多,且每个目所含科数均比东北地区要多。华南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优势集中指数比东北地区大,因此华南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物种分布不均匀,优势种更加突出,群落结构相对更不稳定;华南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均匀度指数小于东北地区,因此东北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分布比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