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肿瘤生长分为血管期和血管前期,在血管前期,肿瘤细胞主要依赖弥散作用获取营养,当实体瘤达到1~2mm~3、细胞数达到10~7左右时,其继续生长就必须要由新生血管来提供足够的氧及营养物质。肿瘤内部血管化后,其体积将迅速增大。肿瘤的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血道转移是肿瘤发生远位播散的重要途径,因此肿瘤血管的生成在肿瘤转移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上的重要作用使得阻断血管生成成为一种可行的肿瘤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管生成化疗是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模式,将常规剂量周期性的传统化疗改为连续性或高频率低剂量抗血管生成化疗治疗耐药性肿瘤可提高疗效且减低毒性。由于肿瘤组织内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属于正常细胞范畴,遗传学稳定,不易出现耐药现象。热疗(hyperthermia)是通过加热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40~44℃的一种方法,即利用有关物理能量在组织中沉淀而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以杀死肿瘤细胞而又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抗血管生成疗法是通过治疗达到稳定疾病,推迟肿瘤扩散的临床效果,从而使患者病情平稳,带瘤生存。这与中医扶正抑邪的治疗原则不谋而合。扶正抑邪的治疗目标着眼于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使患者与肿瘤和平共处。经研究已知多种中药及其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如人参皂甙Rg3、红素(雷公藤中提取的一个活性单体成分)、羟基喜树碱、紫杉醇等。【目的】本研究旨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体外、体内两种典型的实验方法探讨(1)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和吉西他滨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其与热疗的协同作用;(2)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和吉西他滨体内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网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原代培养模型,MTT法测定苦参碱和吉西他滨对HUVEC增殖的影响;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模型(CAM模型),观察苦参碱和吉西他滨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通过transwell板观察苦参碱和吉西他滨对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热疗方法采用电热恒温水浴法加热至43℃,持续30min。【结果】1.苦参碱在6.25μg/ml-200μg/ml浓度时具有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细胞存活率在86.4%-56.1%),与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955,P值为0.003),此浓度范围内苦参碱对人肠癌细胞株细胞的抑制低于对内皮细胞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差异细胞毒作用。2.吉西他滨在0.625-20μg/ml浓度时具有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细胞存活率在79.1%-43.8%),与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881,P值为0.020),此浓度范围内吉西他滨对人肠癌细胞株细胞的抑制低于对内皮细胞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差异细胞毒作用。3.苦参碱6.25μg/ml、12.5μg/ml、25μg/ml联合热疗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次加作用;而50μg/ml、100μg/ml及200μg/ml苦参碱联合热疗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吉西他滨2.5μg/ml、20μg/ml联合热疗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次加作用;而0.625μg/ml、1.25μg/ml、5μg/ml及10μg/ml吉西他滨联合热疗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4.25μg/ml的苦参碱分别与1.25μg/ml、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50μg/ml的苦参碱分别与1.25μg/ml、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5.经6.25-25μg/ml苦参碱和0.625-2.5μg/ml吉西他滨处理24h后,实验组内皮细胞的迁移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6.25μg/ml的苦参碱分别与0.625μg/ml、1.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迁移的抑制作用具有次加效应;12.5μg/ml的苦参碱与1.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迁移的抑制作用具有次加效应;12.5μg/ml的苦参碱与0.625μg/ml的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内皮细胞的迁移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6.苦参碱12.5-25μg/ml浓度时对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吉西他滨1.25-2.5μg/ml浓度时对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苦参碱、吉西他滨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结果与对内皮细胞的抑制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小剂量苦参碱、吉西他滨在对人肠癌肿瘤细胞亚细胞毒性的低浓度下即可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提示其在体内外均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苦参碱、吉西他滨与热疗联合应用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效应。苦参碱、吉西他滨联合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