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常规农业的生产上,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有机与生态的演进。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有机农业发展了起来,生态农业给有机农业的更是对这个长期农业的替代,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有机农业在我国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现在这个产业是我国对其巨大潜力进行开发的阶段。农业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实现有机农业,使原生态的良性循环与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建立,使人和自然达到平衡,在不影响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农业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现今社会的现状是,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食品对人身健康有了很大的威胁,农产品质量不过关,农民收入不高等问题,在有机农业的发展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指出部分,主要交待本文研究的概念、理论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主要介绍牡丹江市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第三部分为分析省内外、国内外的典型成功案例,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总结出对牡丹江市发展有利的启示;第四部分为规范研究部分,主要是对牡丹江市有机农业发展研究中,实现全民健康发展的设计与对策提出等内容的研究,具体的谋篇布局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全文研究构建框架;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对有机农业的概念、特征和优势进行说明。并阐述了有机农业的基础理论,即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而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为牡丹江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具体分析了我市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从空间分布、发展模式和市场贸易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又从牡丹江市的自然资源、市场发展、政府政策上说明了牡丹江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第四章为牡丹江发展有机农业问题及制约因素,主要也是从有机农业生产环节和政府政策上提出的一些对有机农业发展存在制约因素的问题;第五章为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讲述了美国、德国、日本、泰国等地的发展成果,相对于中国的发展现状,从而在中国国情的大环境下,寻找发展有机农业的启示;第六章为牡丹江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建议,利用现有的优势,在成功案例中的启示,和存在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利的发展建议,主要是在规划、宣传、生产、政策、管理、资源、机构等方面。本文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定性及定量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牡丹江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我国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研究,探讨了牡丹江市发展有机农业的战略和构想,提出了发展有机农业产业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