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礼学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上其它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之集大成者、宋代理学的主要代表,朱子对于礼有着颇多的讨论。研究朱子的礼学思想,有助于了解朱子在建构其理学体系的时候从古代礼文化当中吸收了哪些元素,以及古代的礼文化经过宋代理学的洗礼有着哪些变化和发展。
  本文首先讨论了朱子对于三《礼》的看法。朱子认为三《礼》不是学者为学所应当首先研究的对象,对四书的学习应在对五经的学习之先。在三《礼》当中,朱子认为《仪礼》是根本,《礼记》是枝叶,研究《礼记》应以研究《仪礼》为基础。他强调《仪礼》、《周礼》出自圣人之手,可全信,而《礼记》则是后世儒者所作,不可深信。朱子晚年以《礼记》附《仪礼》的方式编撰了规模宏大的《仪礼经传通解》一书,这体现了朱子重整礼教的努力。
  其次,本文讨论了朱子关于社会礼制、礼俗的思想。礼在上为典章制度,在下为风俗教化,由于朱子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地方做官,所直接接触的主要是庶民阶层,所以他最为关注的是作为社会风俗的礼,不过在其著述当中朱子也曾对国家政治之礼有所讨论。总体而言,在社会礼制、礼俗方面,朱子的基本思想是“礼时为大”,他认为古礼已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即使圣人复出,也必然随时变易,而非拘泥于古制,这体现出朱子制礼以为实用之目的。
  再次,本文探讨朱子哲学中作为人性的礼。朱子强调性即是仁义礼智,他将仁义礼智分配元亨利贞、春夏秋冬、阴阳五行,并且,朱子他继承了程颐偏言与专言的思想,认为从偏言的角度讲,仁义礼智是四种并列的德性,从专言的角度讲,义礼智皆是从仁发出,是仁在不同情境中的体现。就礼而言,礼配阳、配夏、配亨,偏言之礼指的是恭敬之理,而专言之礼指的是仁之节文,作为节文的礼既是人之德性发见的自然结果,又是人之德性的最高表现。
  本文接下来探讨了朱子哲学中作为工夫的礼。宋明理学中的工夫指的是针对如何实现个人成德而提出的为学与修养方式。朱子认为,古代小学之礼有着涵养心性的作用,是大学格物致知的基础。他还以敬训礼,将礼解释为一种主敬的工夫。此外,朱子还将礼理解为践履义,强调“知崇礼卑”,认为践履应从至近至卑处做起。
  最后,本文总结了朱子哲学中礼与理的关系。礼贯穿着朱子理学的本体论,礼为“性之有”,是性理的内容之一;并且,礼作为外在的礼仪行为与礼节条文,是根源于天理的,因而也是顺应人性的,而不是对人性的逆反,但是,在晚年的时候,朱子更重视作为具体仪节的礼,认为相对于理,礼更有迹可循,这说明在朱子的一生中,他有着从“重理”到“重礼”的思想转变;再者,礼还是朱子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夫论,朱子强调“知礼存性”,即把礼看作是识理与存性的工夫。由此可见,在朱子哲学中,理与礼的关系是多层次的、动态的。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论述和解析墨家经济伦理思想内容,并以儒家、墨家学说比较为背景,寻求其经济伦理思想的相异、相通与互补之处,同时强调墨家经济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借鉴价值。  本文认为,墨家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应从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特征两个层面来解析其历史成因。同时,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墨家经济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即“兼爱”的经济伦理内涵。儒家与墨家在经济伦理思想上的对立,集中表现在义利之辩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科技一体化的进程。技术创新对于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作用将越来越凸显。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细胞,其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制度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以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来看,知识产权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并且知识产权已基本被大家认
学位
近些年来,“穿越”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汇,文学、影视、音乐等各类文艺作品中均频频出现“穿越”文本,尤其是穿越题材影视剧,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势头。可以说,在当前大众文化视野下,影视剧掀起了一场“穿越”狂欢。因此,深入认识和理解影视剧中出现的“穿越”狂欢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知识,结合大量穿越剧案例,把穿越剧放到大众文化视野中进行考察,分
学位
牟宗三“新外王”思想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学术巨变,兼受西学冲击,人们对儒学信心渐失的大背景下,总结检讨中国历史文化学术传统,面向未来而对中国文化建设前景建设提出的纲领性的新设计。在“新外王”思想中,牟宗三提出了“道德的理想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客观化”定义。将两种定义相综合即为客观化指人(的价值)集体的有组织地天人合一地实现,牟宗三“新外王”思想中的“客观化”问题是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牟
学位
通常认为马克思哲学是超越了“解释世界”的“改变世界”的哲学。但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却经常把研究重心置于“解释”与“改变”的区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概念与以往世界概念的根本性区别。这正是本文关心的根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世界”概念?它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有何本质关联?基于对“世界”概念的哲学史考察,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从马克思的“世界”概念入手,重新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
学位
作为资本主义日臻完善时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诞生的初衷便是关于其产生时代的彻底批判,而这样的一种批判其理论内核又是资本主义关于人本身的核心诉求和终极理论归宿。资本主义支柱本身的不完善性以及其作为启蒙主义胜利成果的不彻底性又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场和值得发挥的余地,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以发轫的源头,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以启蒙理性真正的继承者和继续发展
齐白石在绘画、诗词、书法、篆刻上都取得卓越的成就,自成一家,尤其在绘画上的创新与突破更为世人所赞赏。本文从齐白石绘画的模仿探索期、冷逸孤独期、衰年变法期等三个时期开始做基础研究,并分析齐白石艺术、哲学与人生思想发展。齐白石艺术思想由求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与其学习绘画过程相关。可以分为芥子园画谱学能、藉石涛八大体妙、自我创新以求神等三阶段;哲学思想发展则由儒、道、释三家着手,大致可分为从儒家入手、由道
学位
《春秋繁露》是否为董仲舒所作虽然受到了宋人和海外学者的广泛怀疑,但是学界仍多不加辨析地利用《春秋繁露》来研究董仲舒思想。为了克服以往学界不重视相关材料辨伪,分割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天人之学与其政冶主张,忽视对其春秋公羊学义理系统的研究的缺点,本论文首先详细考辨了《春秋繁露》各篇的基本情况和作者,然后以董仲舒《贤良对策》中向汉武帝提出的更化汉代政治的建议为问题域,探讨董仲舒是如何融合春秋公羊学和天人
学位
希波主教奥古斯丁终生都在思考婚姻与家庭问题,而他的思想不仅直接冲击了古罗马的家父长制传统,更对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西方学界至今都没能从哲学上澄清,奥古斯丁的学说在什么意义上塑造了基督教甚至现代的婚姻和家庭观念。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婚姻与家庭,不过,行文并没有局限于这两个概念,而是尽量将它们放在奥古斯丁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来考察,目的在于探讨希波主教如何改变了罗马的传统,又
学位
“火”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从古希腊自然哲学开始,“火”概念始终保有“活的”、“主导性的”、“驱使物体运动的”、“引发物质变化的”一类含义。对于火的应用和观察贯穿于从古代冶金活动到17世纪末巴黎科学院的标准化蒸馏实验的漫长化学史。拉瓦锡之前的化学家表现出一种普遍倾向:将哲学概念“火”纳入他们努力建构的化学理论之中。本文分析和追溯了“火令反应变化发生”这一观念在帕拉赛尔苏斯派、波义耳、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