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上其它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之集大成者、宋代理学的主要代表,朱子对于礼有着颇多的讨论。研究朱子的礼学思想,有助于了解朱子在建构其理学体系的时候从古代礼文化当中吸收了哪些元素,以及古代的礼文化经过宋代理学的洗礼有着哪些变化和发展。
本文首先讨论了朱子对于三《礼》的看法。朱子认为三《礼》不是学者为学所应当首先研究的对象,对四书的学习应在对五经的学习之先。在三《礼》当中,朱子认为《仪礼》是根本,《礼记》是枝叶,研究《礼记》应以研究《仪礼》为基础。他强调《仪礼》、《周礼》出自圣人之手,可全信,而《礼记》则是后世儒者所作,不可深信。朱子晚年以《礼记》附《仪礼》的方式编撰了规模宏大的《仪礼经传通解》一书,这体现了朱子重整礼教的努力。
其次,本文讨论了朱子关于社会礼制、礼俗的思想。礼在上为典章制度,在下为风俗教化,由于朱子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地方做官,所直接接触的主要是庶民阶层,所以他最为关注的是作为社会风俗的礼,不过在其著述当中朱子也曾对国家政治之礼有所讨论。总体而言,在社会礼制、礼俗方面,朱子的基本思想是“礼时为大”,他认为古礼已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即使圣人复出,也必然随时变易,而非拘泥于古制,这体现出朱子制礼以为实用之目的。
再次,本文探讨朱子哲学中作为人性的礼。朱子强调性即是仁义礼智,他将仁义礼智分配元亨利贞、春夏秋冬、阴阳五行,并且,朱子他继承了程颐偏言与专言的思想,认为从偏言的角度讲,仁义礼智是四种并列的德性,从专言的角度讲,义礼智皆是从仁发出,是仁在不同情境中的体现。就礼而言,礼配阳、配夏、配亨,偏言之礼指的是恭敬之理,而专言之礼指的是仁之节文,作为节文的礼既是人之德性发见的自然结果,又是人之德性的最高表现。
本文接下来探讨了朱子哲学中作为工夫的礼。宋明理学中的工夫指的是针对如何实现个人成德而提出的为学与修养方式。朱子认为,古代小学之礼有着涵养心性的作用,是大学格物致知的基础。他还以敬训礼,将礼解释为一种主敬的工夫。此外,朱子还将礼理解为践履义,强调“知崇礼卑”,认为践履应从至近至卑处做起。
最后,本文总结了朱子哲学中礼与理的关系。礼贯穿着朱子理学的本体论,礼为“性之有”,是性理的内容之一;并且,礼作为外在的礼仪行为与礼节条文,是根源于天理的,因而也是顺应人性的,而不是对人性的逆反,但是,在晚年的时候,朱子更重视作为具体仪节的礼,认为相对于理,礼更有迹可循,这说明在朱子的一生中,他有着从“重理”到“重礼”的思想转变;再者,礼还是朱子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夫论,朱子强调“知礼存性”,即把礼看作是识理与存性的工夫。由此可见,在朱子哲学中,理与礼的关系是多层次的、动态的。
本文首先讨论了朱子对于三《礼》的看法。朱子认为三《礼》不是学者为学所应当首先研究的对象,对四书的学习应在对五经的学习之先。在三《礼》当中,朱子认为《仪礼》是根本,《礼记》是枝叶,研究《礼记》应以研究《仪礼》为基础。他强调《仪礼》、《周礼》出自圣人之手,可全信,而《礼记》则是后世儒者所作,不可深信。朱子晚年以《礼记》附《仪礼》的方式编撰了规模宏大的《仪礼经传通解》一书,这体现了朱子重整礼教的努力。
其次,本文讨论了朱子关于社会礼制、礼俗的思想。礼在上为典章制度,在下为风俗教化,由于朱子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地方做官,所直接接触的主要是庶民阶层,所以他最为关注的是作为社会风俗的礼,不过在其著述当中朱子也曾对国家政治之礼有所讨论。总体而言,在社会礼制、礼俗方面,朱子的基本思想是“礼时为大”,他认为古礼已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即使圣人复出,也必然随时变易,而非拘泥于古制,这体现出朱子制礼以为实用之目的。
再次,本文探讨朱子哲学中作为人性的礼。朱子强调性即是仁义礼智,他将仁义礼智分配元亨利贞、春夏秋冬、阴阳五行,并且,朱子他继承了程颐偏言与专言的思想,认为从偏言的角度讲,仁义礼智是四种并列的德性,从专言的角度讲,义礼智皆是从仁发出,是仁在不同情境中的体现。就礼而言,礼配阳、配夏、配亨,偏言之礼指的是恭敬之理,而专言之礼指的是仁之节文,作为节文的礼既是人之德性发见的自然结果,又是人之德性的最高表现。
本文接下来探讨了朱子哲学中作为工夫的礼。宋明理学中的工夫指的是针对如何实现个人成德而提出的为学与修养方式。朱子认为,古代小学之礼有着涵养心性的作用,是大学格物致知的基础。他还以敬训礼,将礼解释为一种主敬的工夫。此外,朱子还将礼理解为践履义,强调“知崇礼卑”,认为践履应从至近至卑处做起。
最后,本文总结了朱子哲学中礼与理的关系。礼贯穿着朱子理学的本体论,礼为“性之有”,是性理的内容之一;并且,礼作为外在的礼仪行为与礼节条文,是根源于天理的,因而也是顺应人性的,而不是对人性的逆反,但是,在晚年的时候,朱子更重视作为具体仪节的礼,认为相对于理,礼更有迹可循,这说明在朱子的一生中,他有着从“重理”到“重礼”的思想转变;再者,礼还是朱子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夫论,朱子强调“知礼存性”,即把礼看作是识理与存性的工夫。由此可见,在朱子哲学中,理与礼的关系是多层次的、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