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对我国棉花、花卉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为害十分严重。在烟粉虱的防治中,由于常规药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以及烟碱类等)的不合理使用以及药剂固有的缺点,产生了一系列的农药公害问题,如:污染环境、人畜中毒、杀伤天敌、“3R”(Residue,Resistant,Resurgence即残留、抗性及害虫再猖獗)等严重问题。21世纪的农药是能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的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抑制的生物活性物质。印楝素(Azadirachtin)杀虫剂就是这样一类农药。国内外报道表明,印楝素对多种害虫具有毒杀、忌避、调节生长发育等作用。为明确印楝素对烟粉虱是否具有这些生物活性,本硕士论文就印楝素对烟粉虱各虫态的毒力效果、亚致死浓度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对成虫寄主选择和产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采用印楝素防治烟粉虱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结果摘要如下。室内毒力测定时,用无离子水把印楝素乳油稀释成0.3125、0.625、1.25、2.5、5.0、10.0 mg/L六个浓度,以清水为对照。采用黄瓜叶片浸液法和叶柄内吸法测定了印楝素乳油对烟粉虱成虫、一日龄卵、五日龄卵和1~4龄若虫的毒力。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0.3125~10.0 mg/L)内,两种施药方式下烟粉虱各虫态的校正死亡率均随印楝素浓度的增大而顺次显著增大,印楝素浸液处理的校正死亡率高于内吸处理。印楝素浸液处理对烟粉虱成虫、一日龄卵、五日龄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三龄若虫、四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3.0246、2.2019、5.7109、0.5909、0.7465、1.6948和2.6603 mg/L,而内吸处理的LC50值分别为6.016、4.0321、6.0537、0.8614、0.9941、2.2419和4.4533 mg/L。参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设置两个亚致死浓度(0.15和0.30 mg/L)和清水对照处理烟粉虱一、五日龄卵,研究了印楝素亚致死浓度对烟粉虱实验种群发育、存活和繁殖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喷雾处理—日和五日龄卵均使幼期(卵至成虫羽化)发育历期显著延长0.92 d至2.84 d,幼期存活率显著降低56.3%至89.6%,若虫体形大小显著减小,雌成虫寿命显著降低29.8%至48.6%,单雌总产卵量显著降低49.8%至72.5%。清水对照、0.15 mg/L和0.30 mg/L印楝素溶液处理一日龄卵时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27、0.0742和0.060;净增殖率分别为36.40、7.29和5.33;处理五日龄卵时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26、0.114和0.059;净增殖率分别为39.19、23.59和4.90。测定了印楝素对烟粉虱成虫寄主选择和产卵的影响。试验中将印楝素乳油用清水配制成1.25、2.5、5.0和10.0 mg/L 4个浓度,以清水作对照。采用叶面喷雾和灌根2种方法处理黄瓜植株。10 mg/L印楝素叶面喷雾和灌根48 h后,校正寄主选择忌避率分别为82.7%和48.5%,72h后分别为91.0%和61.9%。叶面喷雾48 h和72 h后寄主选择忌避中浓度RC50值分别为0.317和0.237 mg/L,灌根时分别为10.301和4.191 mg/L。叶面喷雾和灌根后72h的产卵忌避中浓度分别为1.241和5.833 mg/L。在不同浓度的多选择试验中,成虫对叶面喷雾或灌根处理植株的选择性与浓度负相关。随印楝素施药浓度的增大忌避作用增强,而且对寄主选择的忌避作用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综合上述结果,印楝素浸液处理对烟粉虱各虫态的毒杀效果高于叶柄内吸,烟粉虱低龄若虫期是采用印楝素防治的最佳时期;印楝素亚致死浓度对烟粉虱发育、存活和繁殖以及种群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印楝素显著抑制烟粉虱成虫寄主选择和产卵。因此,印楝素可望成为防治烟粉虱的重要药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