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课题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废茶叶综合利用工业化生产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咖啡碱的生产工艺和检测方法,为工业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结果。1.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从茶叶粉末中通过水热回流提取工艺提取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在料液比为1∶16、热回流温度为80℃的条件下,提取1.5h,共提取3次。2.对茶多酚、咖啡碱的提取,超声提取方法和热回流提取方法差别不大,而对于茶多糖的提取,热回流提取方法远高于超声提取方法。如综合提取研究,需要考虑茶多糖因素,宜采用热回流提取方法进行。反之,如果茶多糖不是重点考虑的,则可采用超声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超声提取方法提取温度较低,所用时间短,可以节约时间,降低生产成本。3.大孔吸附树脂筛选实验表明,纯化、富集茶多酚较为理想的吸附材料为LX-X1大孔树脂。动态吸附试验结论如下:在上样液浓度为15.00 mg/ml,上样量5BV,上样流速控制在0.3-0.5BV/h的条件下,以0.5-0.8BV/h的流速用无离子水洗至近无色,用6BV75%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流速控制在0.5-0.8BV/h,有93.15%的解吸,纯度为90.05%。其纯度与树脂纯化前相比,茶多酚含量提高了4倍多,特别是咖啡碱得到有效的除去。4.通过LX-X1树脂的流出液和水洗液减压浓缩至1/5,浓缩液进行醇沉,滤液浓缩至无醇味用于分离咖啡碱、茶氨酸。滤饼经脱蛋白可获得高纯度茶多糖。对茶氨酸分离选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如001X7、SLI010,树脂转型后的类型对其交换吸附影响很大,在实验中选用LSI010(H+)或001x7(H+)树脂。5.废茶叶综合利用工业化生产放大实验结果为:茶多酚收率平均为16.85%,含量为90.12%;茶多糖收率平均为3.95%,含量为30.12%;茶氨酸收率平均为1.56%,含量为50.08%。通过进一步纯化可获得高含量的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6.研究中分别对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HPLC等在茶叶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咖啡碱的定性和定量测试分析方面进行探索,确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生产中快速检测茶多酚、茶氨酸及咖啡碱,采用苯酚-硫酸法在生产中对茶多糖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对茶多酚和咖啡碱进行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