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典籍外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禅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许多典籍传到西方,并在德国等西方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四字格作为中国流传至今的一种常见表达形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承载着内容与形式的双重价值,因此四字格翻译策略的研究对于中国典籍外译具有重要意义。将四字格置于禅宗典籍中研究,既可以全面探讨四字格的深厚义理与形式美,又可以在德语译本中探究其翻译方法和策略。因此本文以禅宗著名典籍《碧岩录》前十则中的112个四字格为例,通过科勒(WERNER KOLLER)的等值理论与许渊冲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对禅宗典籍中四字格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本文首先结合前人研究与佛经中四字格的特点对四字格进行定义:四字格是由四字即四音节组成的独立语言单位,它可以构成词、词组或句子。在佛教典籍中也大量存在由四字灵活构成的短句,并具备四字格音形等特点,因此笔者在禅宗典籍四字格的讨论中也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对于四字格的价值分析,本文采用科勒的等值理论,在等值的五个参考系中选出本义、隐义与形式—美学三种等值关系,与许渊冲“三美论”相结合,总结出四字格在原文中的意义(意美)、风格和美学(简洁美、音美、意美)价值。而四字格的高雅风格则主要体现在其形式—美学之中,因此本文主要从意义和美学角度探讨四字格的价值,并借用科勒篇章规范等值关系和许渊冲对于三美的侧重程度,对所要传递的价值进行等级划分。在对四字格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两个德语译本中相应的四字格进行价值传递的统计与分类,并归纳其翻译方法。对完全传递出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四字格,确定其类型并系统归纳译者针对意义和美学的翻译方法。其中评述性翻译方法对于包含义理的四字格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弥补由单纯字译方法和四字格意合特点造成的不足。美学方面,补偿成为四字格价值传递的重要方法。在不能完全传递出两种价值的四字格中,大部分情形是失去了美学价值。究其原因,首先是意义与美学的传递产生冲突,对此类四字格,按照许渊冲的“三美论”,应先保留其意美,这也符合禅宗典籍绕路说禅,领悟义理为先的宗旨。因此,对于此种冲突,译者均重意义而舍美学,笔者也认同这种等级顺序。其次是多种美学价值的彼此冲突,许渊冲认为,应尽量先保持音美,形美在其次。笔者也根据等值理论中的篇章规范等值关系,从《碧岩录》内部不同的语篇类型出发,对照德语中的语篇类型习惯,对散文和诗中的四字格美学价值确立了不同等级。在诗中,音美居首,形美其次,简洁美居后;在散文中,简洁美居首,音美次之,形美居于末位。其中,四字格的形美在诗中比在散文中更加重要。此外,一些美学价值的丢失是可以挽回的,因此笔者对于简洁美和音美分别提出了改进的翻译方法,并从中发现,音美中的音节即节奏美很难传递,但节奏与音韵(头韵、尾韵)均属于音美,彼此可以相互补偿,因而节奏美除运用德语中的音步和诗行外,也可通过音韵来进行补偿。另外较少一部分四字格在传递过程中意义缺失。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意义缺失与美学无关,主要是两种原因造成:其一是翻译中过于字译,导致无法传递出其背后的深厚佛理,通过改进翻译方法即可解决。其二是译者对于佛理和文言文句法的理解错误,这是无法通过改进翻译方法来弥补的。对于意义和美学均缺失的四字格,其原因与之前两种价值单独丢失的原因和改进方法并无太多出入。对于译者的错误理解与美学价值传递的困难,笔者赞同包汉毅教授提出的创新译介范式的观点,即建立跨时间、跨空间、跨文化的团队译介模式。具体而言,由中国和日本学者和译者来阐释义理并可通过回译检验翻译的正误,德语译者在此团队中在翻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润笔,从而促进对义理的把握及对于美学价值的传递。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计算机辅助翻译、网络会议等信息工具,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团队合作不仅对于类似四字格的语言现象更加注重全面传达其价值,且更能够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此外,本文与以往对四字格的研究相比存在三点创新:其一,本文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四字格的内容与美学价值传递策略,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得出了更加系统和富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其二,本文从篇章角度入手,对于四字格在跨句子层面展开分析,在具体情景和文体中考虑其翻译策略和方法,这更加有利于四字格价值的完整传递;其三,本文结合中德翻译理论,更加适用于四字格的对外翻译策略和方法探析。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对中国典籍外译中四字格的翻译提供了启发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