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5%,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和卒中单元。及时的早期诊断,能够在最佳时间窗内给予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缺血性坏死;早期准确判断病情预后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治疗效果,所以如何早期诊断、准确判断预后成为当今医学研究中急需突破的一项重点课题。近年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它使MRI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并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成为可能。本课题通过对FMRI中的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的研究,探讨1HMRS和DWI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05.9~2006.12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8例,均有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或失语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发病时间在2h~7d,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03±9.58岁。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超急性期(<12h)24例,急性期(12~24h)16例,亚急性期(24h~7d)8例。入院时行头颅CT排除出血,应用Siemens Tim--avanto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行常规头MRI(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1WI、T2WI)、MRA、DWI及1HMRS检查,1HMRS多体素采集范围包括梗死灶和对侧镜像正常脑组织。获得1HMRS各代谢物的变化值: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2.01ppm、胆碱类复合物(Cho)3.2ppm、肌酸(Cr)3.03ppm、乳酸(Lac)1.33ppm及DWI等影像学资料。入院时及发病后2个月由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做NIHSS神经功能评分即NIHSS(入)、NIHSS(预后)。对患者的NIHSS(入)、NIHSS(预后)、1HMRS代谢物的值、梗死体积、DWI及T2WI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结果1入院时所有患者的NIHSS(入)评分在1~22之间,平均8.15±5.964;发病2个月时的NIHSS(预后)评分在0~22之间,平均5.02±6.602。2经MRI检查,48例脑梗死患者在DWI序列均出现高信号改变且为责任病灶,阳性率及准确率均为100%;T2WI检查发现责任梗死灶的患者39例,阳性率为81.25%,9例未被发现病灶的患者均为超急性期患者,采用配对χ2检验证实DWI在脑梗死检查中的阳性率较常规MRI高(χ2=6.4 P<0.01)尤其超急性期患者。3 1HMRS在脑梗死中的变化:(1)除2例患者外,46例患者的梗死灶中均可见到不同程度增高的乳酸峰,发病最早为2.5小时;乳酸在超急性期升高最明显,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持续升高,但幅度明显减少;对侧镜像区3例患者出现轻微升高的乳酸峰,其余45名患者未见到乳酸峰。(2)除1例患者外,47例患者梗死灶中心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较对侧镜像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配对样本的t检验证实病灶侧NAA低于对侧镜像区有统计学意义(P<0.01);NAA在超急性期开始下降,到急性期下降最明显,亚急性期下降缓慢。(3)梗死灶中心的肌酸(Cr)和胆碱类复合物(Cho)较对侧镜像区分别有所下降和增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对各指标的相关分析得出:(1)梗死灶中心的Lac值与NIHSS(预后)、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2 P=0.005,r=0.743 P=0.001),与NIHSS(入)无相关关系(r=0.229 P=0.208);(2)梗死灶中心的NAA值与NIHSS(入)、NIHSS(预后)、梗死体积呈负相关关系(r=?0.370 P=0.037,r=?0.354 P=0.047,r=?0.471 P=0.007);(3)梗死体积与NIHSS(入)、NIHSS(预后)成正相关关系(r=0.389 P=0.028,r=0.422 P=0.016)。结论1 1HMRS能灵敏地反映超早期脑梗死时脑组织代谢物的变化,从而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2 DWI较常规MRI更能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率,尤其超急性期的患者。3 ~1HMRS联合DWI可以为临床医师综合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从而更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