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金是一位国际著名的华裔作家,他的很多作品在美国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奖项。他非常善于挖掘深藏于普通人中的人性。中国有不少学者对哈金的作品很感兴趣,他们对哈金的作品从多种角度进行研究,多有褒誉,可是也有人对他的作品持否定态度。本论文对哈金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品《等待》中孔林的他者形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孔林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以及该作品达到的客观效果。 本论文运用他者理论从不同方面对孔林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孔林是一个悲剧人物。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在社会上,他都是一个他者。孔林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普通人一样,只是个小人物。他的痛苦就是普通小人物的痛苦。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哈金的生平和成就,接着介绍有关《等待》研究的国内外综述,对于他者理论起源、发展及特色和方法,本论文按照其理论渊源给予详细地阐释。本研究从不同方面,运用上述理论对孔林的他者形象进行分析,所有的分析显示孔林是一个彻底的他者,并总结了孔林人物形象分析在学术上的意义,指出孔林形象是中国各式男人中一类人物的代表,甚至是人类性格中一类的代表,我们要正视这一类人物的性格弱点。同时本研究认为,哈金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受东方主义影响,有意要贬低中国人形象去讨好西方读者。 通过从他者理论探讨孔林的他者身份,我们可以认识到孔林人物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他代表了某一类性格的男人,不光中国的,还是全世界的和全人类的。从孔林身上我们看到了普通小人物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孔林的性格弱点或多或少在我们身上都存在。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关注普通小人物灵魂深处的苦痛和无奈,寻找人类生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