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耳熟能详,但作为先民智慧结晶的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常常还只是以问题、背景和目标的方式被提及。吉安市境内传统村落数量位居省第一,其保护利用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在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的、环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等各方面发展问题。本文为探寻我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具体的思路和途径,以“江西省吉安市渼陂古村景观风貌更新”课题实践为契机,以江西省吉安市近郊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其中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同时也被开发建设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的兴桥镇钓源村、文陂镇渼陂村和富田镇陂下村进行详细调研,探寻其存在价值和面临的持续发展问题,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传统村落发展案例进行研究,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技术,从而以青原区渼陂古村为例,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结果主要有:(1)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新命题,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于以环境为安全生存基底,以社区生活为有机体,以文化为内在吸引力,以经济为发展活力的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建设与维护。(2)可供借鉴的国内外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居民需求相结合,建设经营乡村民宿;在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指导和资金保障下,进行污水、垃圾等生态环境治理;将传统生活与文化产品相结合,整体保留村落文化遗产,维持村落整体风貌;挖掘民俗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文化产品。(3)吉安市近郊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面临文化和生态可持续性遭受严峻挑战,社会组织协同性不强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4)吉安市近郊青原区渼陂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化上,建立政府主导,外商、专业组织和村民共同参与的市场化文化保护与发展机制和居民决策机制,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分区,重点保护村落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创新文化产品并创建多渠道文化宣传平台;生态环境上,构筑村落湿地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建立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疏通村落池塘,做好村落总体植物种植规划,净化生活污水,建立垃圾分类和降解装置,推广垃圾收购项目;社区生活上,协助村民修缮房屋,耕作农地,为返乡青壮年提供就业机会并提供学习传统技艺的平台;经济上,采用“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股份制”模式相结合,实行经营者共生机制,拓宽销售渠道和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