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翻译方法——以新华社中的篇章为研究个例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_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己久,从最早的修辞学研究,到近些年的认知构建主义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对词汇隐喻的研究上,以词汇为焦点。M.A.K.Halliday在其《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认为隐喻不仅局限于词汇层面,而且经常发生在语法层,完整的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  经过20年的发展,语法隐喻理论也有不少新的发展,从单纯的列举语法隐喻现象,发展到探讨语法隐喻的形成机制、哲学基础,以及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的关系。日臻完善的语法隐喻理论对隐喻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利用语法隐喻来研究科技英语的学者不是很多,原因是对科技英语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停留在词汇隐喻的方面。  本文在回顾科技英语研究和语法隐喻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考察语法隐喻现象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本文从人民网网站上抽取了10篇新闻科技语篇,对名词化和动词化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名词化和动词化的类型及各自功能。数据显示,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也存在着动词化,而且动词化使文章更具动态感和简洁。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科技英语中语法隐喻(名词化和动词化)译为中文时所应采用的翻译策略。因为以往,人们采用的多是直译、意译和直、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并没有体现科技英语的特点,所以本文将采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即分析-转换-重组对语法隐喻的翻译进行初步的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科技英语中语法隐喻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必要性、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回顾部分,分析了科技英语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科技英语的定义、分类和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理论框架,关于对语法隐喻不同的研究方法,奈达的翻译理论及我的研究猜想。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全文的主要部分,包含数据分析的结果和翻译策略的应用。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对以后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加拿大当代负有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其故乡旎帕瓦为原型创作的玛纳瓦卡系列小说是加拿大乡土文学的典范。优秀的乡土文学从来都是地域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体
近年来,随着对翻译教学的研究日益加深,中国的翻译教学发展势头很好。因此,翻译教学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的增多,对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交互的言语互动,课堂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言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自然是他们发生互动的重要媒介,作为中介者的教师通
学位
《砖巷》是英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莫妮卡·阿里2003年发表的处女作。该小说一经发表,便荣登各种奖项的榜单。莫妮卡·阿里出生于原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的达卡,三岁随父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