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运动日渐深入,探索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交往频繁,是最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的教育工作者,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成效和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教育对象年幼,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性。因此,探究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找到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运动日渐深入,探索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交往频繁,是最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的教育工作者,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成效和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教育对象年幼,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性。因此,探究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找到其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其间根源,思考强化措施,对于小学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不可少。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的考察,了解小学班主任当前的专业发展水平,认识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由此探寻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调查显示,在个体层面,小学班主任基于专业理解、专业知识、核心能力和专业品格等四个维度总体表现良好,但在每一维度都存在局部不足;在管理层面,对小学班主任的选拔任用、培训、激励、评价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不足。研究表明,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班主任专业理解有失偏颇;班主任专业知识比较欠缺;班主任核心能力比较薄弱;班主任专业品格有待提高。分析发现,阻碍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选拔任用没有体现出必要的专业性,难以选任出恰当专业的班主任人选;评价激励缺乏应有的引领性,无法引导班主任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岗位培训缺乏足够的发展性,没有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充分的途径;教师自身缺乏积极的主动性,无意谋求和规划班主任专业发展。基于以上判断和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专业共同体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国内外研究,提出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为加强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既要为班主任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要发挥班主任个体的主动性。首先,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个人都要树立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意识,肩负起各自的责任;第二,应通过改善班主任工作状况和提高班主任地位来增强小学班主任岗位吸引力;第三,从班主任准入、聘任、评价、激励等多方面健全其专业发展机制;第四,从培训模式、方式和课程全方位增强班主任培训实效;最后,班主任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他文献
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标志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为了适应产业的变化,国家提前部署了一系列发展规划,诸如“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的发展布局需要人才助力,新工科建设正是基于国家的发展需要,为了适应产业变革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成员,高职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参与到新工科建
2016年二孩政策在中国全面实施,二孩家庭将会越来越多。已有研究表明二孩家庭可能面临同胞欺负问题。小学生同胞欺负是指儿童对其同胞实施的欺负行为。同胞关系质量和父母差别对待可能会影响小学生同胞欺负。父母差别对待指儿童受到的不同的父母情感和父母控制。同胞关系是同胞间形成的一种持久的“强制性的”人际关系。本研究以有同胞的3到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以小学生同胞关系质量为中介变量,研究父母差别对待对小学生同胞
个体的情绪识别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幼儿阶段,这种能力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探究影响幼儿情绪识别能力的相关机制是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内容之一。众所周知,面孔传递着许多重要的社会信号。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幼儿往往更善于利用面孔去获取信息并予以回应。尽管以往有许多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情绪识别时,大多都使用了情绪面孔作为研究材料,但这些研究者大多采用的均是静态的情绪面孔图片。他们的研究并未使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与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和教育竞争不断激化,青少年所应对的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等的压力和挑战与日俱增。同时,青少年面临自我同一性形成这一心理发展任务,其内心较敏感,自我意识较强烈,很注重他人评价,渴望获得认同感,从而常处于较高的应激状态中。客观环境转变与身心发育变化的冲突使其遭受着巨大的心理危机。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知识和能
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作为互联网流量时代的产物,以其强大的社交属性和视听刺激体验,快速的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用户。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强烈,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超过他们以往人生中的任何阶段;他们的情绪敏感,期待成为焦点但又喜欢独处。因此在使用短视频平台过程中初中生更易受到性格特点和情绪情感的驱使,产生不同使用动机和行为结果。本研究对初中生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使用、人格特质与孤独感三者之
写话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语言逻辑思维的重要路径。个人及社会的发展所需的优秀品格和才能即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通过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构建,形成个体优秀的语言能力和品质。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生的写话教学过程中。在农村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既能提升小学生的写话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是实现我国乡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初中教师的负担状况事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和乡村建设的进展。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关注教师减负问题。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人大会议及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都明确提出了要为教师减负。农村初中教师的负担尤其是工作负担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关怀理论对农村初中教师减负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可以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手机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从传统型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手机的演化、升级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手机成瘾业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手机成瘾带来的不良影响影响着大多数人的身心健康,初中生群体也不例外。初中生群体因其自身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不仅更容易不当地使用手机,而且不当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影响也会更加巨大。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与手机成瘾高度相关,
创新创造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流行新词,“科教兴国”的信息时代对培养社会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和严格要求。而STE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强调跨领域解决问题、创新创造、实践操作、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技能的培养。STEM教育是新时代领先的教育理念之一,在中小学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用于学前阶段的研究还鲜少可见。研究通过调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M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发现M
赵庆熺(1792-1847),籍贯杭州,清代嘉道年间著名文人,尤以词、曲闻名于世。著述颇丰,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蘅香馆杂著》《香消酒醒词》等。本文以《香消酒醒词》一卷为主要文献依据,以赵庆熺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与文献学双重研究视域,对赵庆熺的家世、生平、交友;《香消酒醒词》别集版本、题名、文献整理情况;词作艺术特点、创作思想、接受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赵庆熺家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