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规定节能减排硬性指标后,“节能减排”这一议题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也引发了如何从节能减排角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激烈讨论,节能减排报道的数量增多,深度加强。由于节能减排议题具有复杂性,不仅涉及到资源、环境、气候各个方面,还涵盖了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如何及时地将相关政策和节能减排理念传达给大众,又让大众了解节能减排的科学知识、接受节能减排理念,是我国媒体节能减排报道面临的难题。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传达场和舆论的风向标,《人民日报》对节能减排的报道已形成自身的特色,引人关注。通过对《人民日报》2006年至2012年节能减排报道的文本分析和框架分析,总结出该报节能减排的报道特点,可以勾勒出《人民日报》节能减排报道的框架形成过程,反映出党和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立场。研究后发现,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按照中央的决策和政策要求对节能减排进行报道,并将节能减排的新闻报道与政治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在报道的过程中重事实、重实事,侧重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在政策传递、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形成了自身的报道特色:(1)报道节奏同政策发布密切相关;(2)关注工业产业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节能减排领域;(3)善用消息和通讯;(4)舆论监督时倾向正面引导。框架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新闻信息的采集、新闻材料的筛选,凸显出媒介想要强调的主题,表达媒介的报道立场。在信息的采集中,《人民日报》更多听取“政府官员”和机关单位等权威的声音,由“本报记者”进行采写;在材料的筛选中,运用保留与排除的手段,凸显了日本德国及中国江浙等地区的减排经验,也强调了山西陕西河北等重工业地区的减排决心;最终,根据所处情况和时机的不同,凸显和调整出主题:日常报道中更加凸显“责任框架”和“科技框架”,气候变化会议中则更加强调“国际关系框架”和“国家形象框架”的凸显,而政策会议报道时则更多地表达“领导人框架”和媒体的“评价分析框架”。形成的框架同样受到媒介性质、“把关人”素养和受众反馈的共同影响,不断处于变化和调整之中。媒介的框架也有利于发现媒介在对节能减排议题的写作方式、报道方式上存在的优缺点。《人民日报》在节能减排报道中已形成“及时关注热点议题-科学策划连续报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报道模式,但也存在着报道面窄、报道深度不足等缺点。为此,笔者建议《人民日报》在报道过程中,首先做到创新报道模式,增加解读性报道;其次拓展宣传渠道,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再次加强采编队伍培养,提高报道深度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