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竞争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之间的竞争由单个城市的竞争演变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区域的较量,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一区域发展模式与空间组合形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构建都市圈的实践方兴未艾,都市圈已经被公认为顺应国际城市化的发展趋势、高效整合区域资源的最有效形式,被上升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国家战略。然而我国都市圈的建设不尽如人意,很多地区不顾经济规律搞人为的“拉郎配”,其结果是都市圈只有其表,不具其实。都市圈往往变成了资本市场炒作一时的“概念”。都市圈发展中出现主要问题包括核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城市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建立起合理分工体系;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缺乏协作机制;城市之间定位不准,还没有形成城市间的合理分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正逐渐削弱着都市圈应有的效应。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都市圈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就不能不弄清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和驱动力量。本文认为专业化分工是都市圈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聚集经济是专业化分工的空间组织或空间表现形式,两者互促互动。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聚集是都市圈产业空间结构形成的核心动力,以此为主线本文分析了从产业分工到空间分工,从城市产业分工到功能分工的内在逻辑和机理,探讨了从单中心都市圈到多中心都市圈再到大都市圈的演变过程,目的在于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揭示出都市圈形成的内生动力,寻找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作用机理。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结合我国都市圈的实践,分析了京津冀大都市圈之所以在经济实力上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都市圈的真正原因是城市分工水平偏低,而居高不下的内生交易成本是导致分工水平不高的症结所在。为此,本文认为京津冀目前难以成圈,探索单中心的首都经济圈已经具备条件。市场引导、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有序推动才是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应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