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象绘画的出现是西方现代艺术进程中的重要现象,它不仅颠覆了艺术再现的经典观念,而且冲击了传统的“艺术工具论”,使现代主义审美观深入人心。抽象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绘画是自为自足的艺术形式,其意义不是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指称,而是指向内部,因而它具有“纯粹性”、“自律性”和“普遍性”。正如蒙德里安所预测的,抽象艺术的生长伴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艺术生命力的旺盛并不意味着理论上没有缺憾,伴随着抽象主义的进程,围绕着抽象主义者所提出的“非语义”、“非历史”和“绝对性”等问题激起了争议,这些争议的出现与抽象主义者们所持的本质主义路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为此,本文选取具象与抽象的转捩点——早期抽象绘画为切入点,从历史的源头做起,将艺术观念与艺术现象结合起来,对抽象艺术进行考察,以期获得早期抽象主义发展的清晰脉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早期抽象绘画进行探讨:一、绘画与实在的关系史:由于绘画之象和绘画观念相互建构,因此这里试图理清的问题是:绘画中的具象和抽象两种形式都是自古就有,为什么艺术再现的绘画方式在艺术史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而抽象性图画一直到20世纪才在观念上被纳入绘画的范畴?在历史上,绘画再现的观念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被打破的?二、绘画之“象”的演绎史:从神话思维中的绘画之象、理性思维中的绘画之象和浪漫主义的绘画之象谈起,意图从历史的角度为早期抽象绘画的出现提示出内在的发展逻辑。三、抽象的进程: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抽象艺术的形成过程,并以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等经典画家为代表讲述早期抽象绘画的特点。四、经典画家的“象”论:以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为代表梳理出他们对于绘画的主要论述,以求在观念的维度上归纳出早期抽象主义的不同面向及统一特征。最后,在总结性的第七章中,分析早期抽象主义形成的内部与外部动因,指出其本质主义特征,讨论其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