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F磁共振成像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来源 :唐小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和科学科技的迅速发展,临床中的各个专业领域的发展都体现着追求“精准”的共同趋势。分子影像技术的研究也在从传统的形态学上的影像诊断模式向疾病早期的和精准的分子影像诊断模式发展。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常用的分子影像的成像设备之一,具有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以及不受组织穿透深度的限制等特点,在分子影像技术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临床中使用的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内氢质子进行成像。1H MRI是根据体内不同组织的含水量不同以及氢质子的弛豫特征不同获得软组织解剖结构的高空间分辨率的MRI图像。然而由于人体中存在大量的氢质子使得1H MRI在分子影像的应用中存在较大的背景干扰。在此背景下,19F MRI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19F同样也是一类具有磁性的原子核,相比于除1H以外的其它磁性原子核具有磁旋比和1H接近,灵敏度高(为1H的83%),核磁共振谱的化学位移分布范围宽(>300 ppm)等优点,最为重要的是19FMRI具有生物体内零背景的优势,因为19F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非常少(10-6M),主要分布在牙齿和骨骼等固相中,固相中的19F核的横向弛豫时间非常短,核磁共振信号远远低于磁共振成像仪的检测限。体内内源性的19F不会在磁共振成像中产生信号,19F MRI探针在体内成像中呈现出“热点”信号的特质,据此19FMRI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分子影像方面的研究,在细胞标记示踪、体内的药物跟踪监测的研究中也具有独特优势。19F MRI信号均来源于外源输入的含氟探针,因此发展高性能的19F MRI探针是19F MRI技术开展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重要前提。本论文阐述了在此研究背景下,我们设计合成的生物相容性好、灵敏度高的一系列新型19F磁共振成像探针及其在生物活体成像方面的应用研究。第一章,简要综述了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1H MRI以及19F MRI成像的基本特点以及1H MRI造影剂和19F MRI成像探针的研究进展,并阐明了本博士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我们设计合成了肿瘤微环境的还原环境响应激活19F磁共振信号以及进一步光热增强19F信号的自组装纳米探针1-ICG NPs,由还原环境响应的两亲性分子和可吸收近红外光的分子吲哚菁绿(ICG)在水溶液中通过疏水-疏水作用和π-π堆叠发生自组装而成。起初,1-ICGNPs内部处于聚集态的氟化物分子由于氟原子之间的偶极相互作用导致自旋-自旋驰豫过程加快,表现为19F信号处于屏蔽状态;当其处于肿瘤微环境的还原环境时,二硫键断裂触发1-ICGNPs解离为超小的纳米颗粒,减弱氟化物分子间的偶极相互作用,导致19F MRI信号从“OFF”到“ON”的激活。紧接着在近红外激光的辐射下,ICG分子吸收近红外光并转变为热使环境温度升高加快分子的运动,导致超小的纳米颗粒完全解自组装为小分子彼此远离,实现19F MRI信号的第二次放大。这种通过两种不同刺激物阶段性地实现19F MRI信号的激活和放大的策略可以增强19F MRI用于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和精确性。第三章,设计发展了一种新型多功能pH响应的纳米复合物探针(FGPs),探针由pH响应的含氟的钆基螯合物分子(FG)和超小的钯纳米片组成。其中钆配合物可以通过顺磁性电子与氟原子核的偶极相互作用,使分子内Gd3+附近的19F核的横向驰豫时间(T2)明显缩短,导致19F核的MR信号大大降低到几乎难以检测,此刻氟信号处于“屏蔽”状态。当其暴露于微酸性的肿瘤微环境时,GF分子内腙键的断裂使得含氟分子远离顺磁性的Gd3+的配合物,削弱了以上相互作用,使T2延长进而产生显著的19F信号,导致19F MR信号从“关”到“开”的转变;此外,顺磁性钆配合物还可通过缩短水分子的纵向弛豫时间(T1),改善周围水分子的1H的MR信号强度,可作为1H MRI的造影剂,将其嫁接到钯纳米片上,可以缩短造影剂的旋转相关时间(τR),使得造影剂的造影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FGPs纳米探针可用于在单个MRI扫描仪上同时实现增强T1加权1H和pH可激活的19F双模式磁共振成像,在一台扫描仪同时获得活体清晰的解剖结构图像和低背景的病理相关分子信息,来敏感和准确地检测肿瘤。第四章,19F MRI信号主要来源于外来的含氟探针,目前使用较多的19F探针是全氟化碳(PFCs),然而这类分子的水溶性很差,甚至很多都呈现出既不亲水又不亲油的性质,不能直接进行生物应用,因此需要采用大量表面活性剂,使PFCs形成水包油的纳米乳液,以克服其水溶性差的缺点。PFC纳米乳液仍然存在着热力学稳定性不高、不均匀、配方复杂以及存在多个19F共振频率(特别是对于线性的PFC;多个19F共振频率在成像过程中容易带来化学位移伪影)等问题,最重要的是研究显示有些PFC乳液还会在主要器官(如肝脏和脾脏)中长期滞留,存在潜在的风险担忧。因此,很有必要发展新型的含氟量高、水溶性好、合成制备过程简单、具有单一的19F共振频率,还能在体内快速清除的19F MRI探针。基于此,我们基于立方体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POSS),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类水溶性好的分子型19F探针:POSS-CF3(Probe 1)、POSS-CHF2(Probe 2)和POSS-CBrF2(Probe 3)。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高的含氟量,合适的T1和T2,有利于获得高灵敏度的19FMRI;(2)具有单个19F共振频率,可避免化学位移伪影的产生;(3)19FMRI信号强度和探针浓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分析检测;(4)快速肾清除的能力,不会在体内长期滞留,生物安全性好;(5)三种探针彼此之间19FNMR谱峰的化学位移差距大于10 ppm,可用于无相互干扰的多色19F MRI,该章的工作中已成功地将3种探针在体内和体外进行细胞标记的多色19F MR成像,这将为细胞治疗中监测细胞行为和评估疗效提供新的选择策略。第五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19F MRI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其他文献
鞘脂代谢产物鞘氨醇-I-磷酸(S1P)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在细胞分化、迁移、增殖、代谢和凋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S1P可以由鞘氨醇激酶催化鞘氨醇产生,并被特定的转运蛋白输送至胞外。分泌到胞外的S1P与细胞膜上不同类型的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进而激活多种下游信号通路。S1P可以激活其受体,促进磷脂酶C(PLC)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酯(PIP2)生成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酸甘油脂(DA
学位
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 i trogen-Vacancy,N V)色心是一种重要的量子传感器,其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质和量子相干性质,可用于温度、电场、磁场等物理量的探测。自2008年使用金刚石NV色心进行弱磁探测的方案公布后,NV色心被应用于凝聚态领域的二维磁性材料物性研究、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得益于其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及室温大气工作环境的特性,金刚石N
学位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系过程是经验语法的一部分,是词汇语法层小句级阶及物性系统六个过程类型之一。关系过程将人类经验识解为静态关系,因此既有其所识解的经验域,又是一种独特的识解视角。关系过程所识解的静态关系可分为归因和识别两种模式,又可根据识解类型分为内包式、环境式和属有式。其中识别和归因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释,即不论其语法形式为何,实时言语活动中每一个实际使用的关系过程既可以被解读
学位
国家认同教育事关个人、国家的发展,对增强个人的国家归属感、维系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确保政治文化安全、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历来关注并重视对国家认同教育,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便捷为国家认同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新形势下,通过国家认同教育提高凝聚力、向心力的任务依然艰巨复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国
学位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恶性程度极高,患者预后很差。已有研究表明,胶质瘤中存在一群具有较强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胶质瘤干细胞”,其与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靶向杀伤胶质瘤干细胞的策略对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十分重要。前期研究表明,胶质瘤干细胞存在独特的翻译后修饰,包括泛素化、乙酰化、磷酸化和SUMO化修饰等。O-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修饰(O-linked β-linked N-a
学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Pappus定理等几个古典射影几何中的重要的定理出发,逐步推进到Cayley-Bacharach定理,最后研究由谈胜利教授在光滑射影簇上引入的Cayley-Bacharach性质。谈教授证明了此性质与某些伴随线性系统的k-极强性等价,因而古典Cayley-Bacharach定理与现代Fujita猜想建立了联系。同时在证明中,我们需要将Riemann-Roch定理的适用范围推广
学位
“拴系策略”是指通过不参与反应的桥连基团将反应底物之间或试剂之间连接起来,利用邻近效应增强反应性的方法学策略。“拴系策略”在有机方法学中应用广泛,可以按照拴系作用的不同将“拴系策略”分为调节反应位点距离、增加构象限制和增加新活化基团三类。作为典型的第三类拴系策略,疏离型自由基负离子可以形象地被看作是由可调的共价结构拴系起来的自由基功能区和离子功能区。相比于作为氢原子转移试剂的酰氧自由基,疏离型自由
学位
多肽因丰富的氨基酸序列排布方式以及结构变化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环肽与线形态相比具有更加受限的构象,在稳定性以及与靶标结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性质。目前的环肽构建策略大多局限于一元环肽和二元环肽,难以满足各领域对多肽结构与功能更为复杂的需求。基于多对二硫键的配对构建多元环肽是被广泛采用的方法,然而二硫键作为可逆的动态共价键在还原环境中易断裂或发生重排异构,限制了其在胞质等还原
学位
细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导致全球范围内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光热治疗(PTT)已成为最有效的抗菌策略之一,但其仍存在局限性,例如高强度的激光和局部高温会损害健康组织。通过PTT与其他抗菌手段相结合有希望解决上述问题。一氧化氮(NO)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可以导致细菌脂质过氧化、细菌细胞膜破裂和DNA脱氨,同时NO在皮肤重建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增加成肌细胞和胶原蛋白的生成来促进伤口愈合。因此
学位
作为病理图像分析的一项关键步骤,自动的细胞核检测可为细胞形态、纹理等量化分析提供支持,对于癌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深度学习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数字病理图像中自动的细胞核检测,但其检测性能依赖大量有标注数据,带来极其昂贵的标注成本。因此,在少量有标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利用无标注数据的半监督学习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有效降低标注成本并提升细胞核检测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图像重建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