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国教育的转型——以冯友兰受教经历为主的考察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清末民初中国教育的转型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教育思想、价值观念、文化氛围和社会制度等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是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转型期。本文主要通过对冯友兰受教经历的考察窥探了中国教育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巨大转变。全文以冯友兰家庭教育、私塾教育、新式小学堂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留学教育等六个阶段的求教经历为切入口,从当时的教育观念、学校来源、师资构成、课程设置等方面剖析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轫期的状况,进而展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青年人在转型期是如何走上成才之路的。
其他文献
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依靠稳固的合纵关系,以及与中原藩镇之间的制约平衡关系,实现了长期割据。唐末黄巢起义之后,河东、宣武二镇迅速崛起,形成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并将河北三镇作为
本文对明清文人园林与明清文人审美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性对明清园林的内容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对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的继承造就了明清文人园林“虽
潜邸出身官员作为南宋官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游走于皇帝与皇储、皇子之间。他们先是因学识、品行出众等,获得时任君主、朝臣的认可,得以任职于皇储、皇子潜邸,并担任皇储、皇子
私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出现在社会生产力显著的进步、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首倡私学,墨子紧随其后大办私学,成为我国春秋战国时
1912年5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正式开始运作,在当政者的支持下,它以交通系为骨干,利用其知识、金融、官僚资本,对铁路事业进行了全面革新。 在行政方面,交通部主要进行了集中、统一